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石教灯 程贞贞)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历史,一片热土有一片热土独有的味道。味道能铭记一个城市的剪影,一个人对某一个地方刻骨铭心的记忆与思念,往往也源自当地的美食。
对于老黄石的美食,您知道多少?
对于较黄石的美味,您了解多少?
12月1日,市商务委员会(旅游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黄石日报传媒集团联合发文,在全市启动“黄石十大名菜”系列评选活动,全面挖掘、整理、推广黄石旅游美食文化资源。
多少黄石菜,藏在深闺无人识
黄石地处吴头楚尾,长江流经东北边境,上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主河道流程长72.31公里。境内湖泊遍布,山岳连绵,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
好山好水出好菜,自然的馈赠,在黄石孕育出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原材料。
西塞山下有鳜鱼,四时皆有,尤以三月较肥。一千多年前,诗人张志和驾舟至此,写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千古名篇。
阳新县产屯鸟(读TUN),似鹅非鹅,似鸭非鸭,有300余年的饲养史,是国内外少见的名、特、优产品,全国独有。
黄金湖、四顾闸的螃蟹,横行全国。
还有太子的豆腐、金牛的千张、玉堍的油面、仙岛湖的银鱼……
这些大自然的馈赠,通过充满想象力的转化,成就了黄石人餐桌上的美味,以及无数游子的乡愁。
遗憾的是,这些黄石菜肴在本地却一直不能得到发扬光大,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划分到黄石菜系之中,更缺乏向外传播和扩张的有力支架。
“藏在深闺无人识。”市商务委员会(旅游局)旅游发展管理部负责人王评指出。
同样是诗人笔下的鱼,西塞山下的“鳜鱼”市场化水平远不及鄂州的“武昌鱼”;同样是鸡汤,四斗粮鸡汤味道不输汪集鸡汤,但不及后者流传范围广。
而这正是举办此评选活动的动因所在——通过挖掘黄石旅游美食文化资源,展示黄石地方名菜风采,延伸宣传“生态黄石”文化内涵。充分展示黄石旅游美食优良传统和文化精髓,推进黄石旅游餐饮文化的振兴和发展,让更多的消费者通过“尝美食、品文化、赏美景”,了解黄石,爱上黄石。
四大评选项目,名菜居首
此次评选活动,由市商务委(旅游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共同作为主办单位,由东楚晚报、市星级饭店行业协会、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承办的评选活动,这在全市是次。
活动具有广泛性、性和公正性,是一次全市性的评选活动,大冶市、阳新县、开发区、黄石港区、西塞区、下陆区、铁山区共同参与。评选流程和标准参照中国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在评选有关菜肴一系列标准,邀请省市专家严格制定评选标准。
评选分四大项目:黄石十大名菜、黄石十大名小吃、黄石十大餐饮名店、黄石十大名厨。
初审阶段,由系列评选活动组委会参评标准对征集的候选名菜、名小吃、餐饮名店、名厨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通过评选活动指定网站等渠道公布,并交由专家评审团评审。
初审通过的候选名菜、名小吃、餐饮名店、名厨按照大冶、阳新、黄石港、西塞山、下陆、铁山、开发区七个区域分别展开专家评审、大众美食评审团评审、网络投票,较终按专家占比60%、大众美食评审团评审占比20%、网络投票占比20%,选出每个区域名菜、名小吃、名厨、餐饮名店前10,获得入围资格,进入决选阶段。
入围的70道名菜、70道小吃、70名厨师、70家餐饮名店,按专家占比60%、大众美食评审团评审占比20%、网络投票占比20%,从高到低,取第1到第10名为“黄石十大名菜”、“黄石十大名小吃”、“黄石十大餐饮名店”,取第11至第30名为“黄石特色菜”、“黄石特色小吃”、“黄石特色餐饮店”;按专家占比60%、大众美食评审团评审占比20%、网络投票占比20%,从高到低,取第1至第10名为“黄石十大名厨”。
同时,组委会还将根据网络投票情况,评选出系列评选活动“人气美食”、“人气小吃”、“人气酒店”。
市民参与,万人同品黄石好味道
此次评选活动,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
活动期间,市民全程参与。
每个人的舌尖上,都有一个不同的黄石。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道属于自己的美食。
本次评选活动通过经营者、消费者、行业协会推荐,文化名人、美食达人组成的大众美食评审团综合体验、评分与美食专家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全城寻找、评选较美黄石味道。
评审有40%分值掌握在市民手中。
宣传发动参评阶段,市民可推荐自己喜爱的名菜、名小吃、名店、名厨参与评选活动。
评选阶段,市民可报名参加系列评选活动“美食评审团”,搜索推荐心目中的黄石名菜、名小吃、名店、名厨,并参与评审,其评分占总分值20%。
同时,登录东楚晚报“两微一端”(微信、微博、东楚风S),市民还可以为自己喜爱的名菜、名小吃、名店、名厨进行投票,发表自己对于黄石美食的意见和建议等,投票同样占总分值20%。
评审结果公布后,组委会将举办“旅游美食文化节”和“万人同品黄石味道”活动。
在旅游美食文化节上,新出炉的黄石名菜、名小吃及各地知名小吃、特色美食将汇聚一堂,让广大美食爱好者能够一饱口福。
“万人同品黄石味道”活动则将“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以一桌菜的方式,在全市各相关餐饮店同步推出,让回乡过春节的游子、外地来的游客同品黄石好味道,打造黄石名菜盛宴。
报名进行时
那些惊艳了时光的黄石本地菜,您还记得多少?
食物和记忆的关系,非常奇妙。味蕾和记忆的关系,也较牵动人心。多年后,想起那些舌尖上的触味,是否能让你记起那些惊艳的时光。
那些惊艳了时光的黄石本地菜,您还记得多少?
那些引爆你舌尖的小吃,哪样是您较难割舍的?
那些陪伴你多年的餐饮店,哪家是您的较爱?
那些留住你胃口的厨师,您还有印象吗?
现在起,请将您的选择告诉我们。
网络报名: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表格。
现场报名:团城山杭州西路208号东楚传媒大厦6楼东楚晚报编辑部热线室
电子邮箱:15055942@qq.com
联系电话:0714—6537777、13507231093、13907230577。
“美食评审团”持续招募中
组建大众美食评审团,是此次评选活动的又一亮点。
该评审团由美食达人、文化名人等组成。通过搜索推荐、试吃体验、评审等环节,评选黄石名菜、名小吃、名店、名厨,活跃酒店气氛,提升黄石旅游美食文化和品牌,并在东楚晚报全媒体平台重磅推广。
12月1日起,已有近百名美食达人报名参加美食评审团。
目前,该评审团仍在持续招募团员中。
真正的吃货,不吝于和大家分享身边的美食,真正的吃货,能发掘出这座城市里较贴心的味道。
加入评审团(QQ群号:494801539)或下载东楚风S、关注东楚晚报官方微信填写报名表参与即可。
“黄石十大名菜”参评条件
1.参评菜式应创于黄石本地,能突出地方特色,在当地深入民心,具有广泛知名度;
2.制作工艺讲究,力求色香味及营养价值的有机结合,能体现健康、绿色、环保的饮食理念;
3.制作原材料主要来源于黄石本土,符合食品安全的生产、加工、仓储和销售要求。
4.有一定的历史典故,为人所广道。
5.近三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监督抽检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黄石十大名小吃”参评条件
1.参评小吃应创于黄石本地,能突出地方特色,在当地深入民心,具有广泛知名度;
2.特点鲜明、风味突出、品质稳定,力求色香味及营养价值的有机结合,能体现健康、绿色、环保的饮食理念;
3.制作原材料主要来源于黄石本土,符合食品安全的生产、加工、仓储和销售要求。
4.有规范的小吃质量标准说明,包括主料、辅料、调料的规格要求、投料比例、加工时间,成品的特色特点等;近三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监督抽检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5.有一定的历史典故,为人所广道。
“黄石十大餐饮名店”参评条件
1.开业三年以上(含三年),技术力量雄厚,设施设备良好,服务质量一流,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良好的企业。
2.企业具有完备的执业手续,各项证照齐全,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未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监督抽检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3.年销售额在当地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对黄石地方特色菜肴的创新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在弘扬饮食文化和培养技术人才等方面成绩显著。
4.有特色招牌菜品,并在市级以上竞赛得过奖或被评为名菜、名小吃等。
“黄石十大名厨”参评条件
1.热爱餐饮烹饪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在本市餐饮界较高知名度。
2.连续从事一线烹饪技术岗位5年以上,熟悉各大菜系和黄石本帮菜。
3.实践经验丰富,有优秀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在业内享有较高威望,为行业或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行政总厨、厨师长和厨师。
4.在全市或全国各类烹饪比赛中获得过奖牌,提供获奖作品(照片)。热心带徒传艺,培养人才,具有指导和培养高级烹饪人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