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执妙笔 为家乡增光添彩
“翁老师,我叫刘菲。两年前,我有幸参演了您编剧的影视作品《我叫汪革革》,饰演配角春兰,也是汪革革过去的同事。我想跟您合个影,可以吗?”场下,大冶戏曲家协会主席刘菲一改往日的淡定,如同一名娇羞的小粉丝与偶像合影留念。
听到如此机缘,翁德林也感到很兴奋,两人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而另一边,以《二号首长》等一批官场小说而闻名的著名作家黄晓阳也被人群围住。
“我的《二号首长》,一些读者会从中读到很多东西。坦率地说,我希望大家明白‘王者伐道,智者伐交,武者伐谋’,其中王者伐道,是权力学的较高境界,而谋略尤其是阴谋,是权力学的末流。”黄晓阳说,厚黑只是末流,主流是王道,是阳光。可惜的是,更多人看到的是阴谋,是厚黑。”黄晓阳与部分作家分享自己的观点。
参加笔会的大冶籍作家们表示,大冶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他们拿起手中的生花妙笔,以恭敬之心描绘桑梓之地、记录绵绵乡愁,在无尽的乡愁之旅中,为故乡的腾飞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
作家荣归母校 与校友分享写作经验
4日下午3时,由《美文》杂志编辑黄海主讲的“浅谈生机勃勃的文学现场”专题讲座在其母校实验高中开讲。该校高一文科3个宏志班的180余名同学聆听了讲座。
在讲座中,黄海从自身的成长经历讲起,向学弟学妹们讲诉自己在母校的学生生活,谈到了自己当年文学创作道路上遇到的坎坷和快乐。
他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日常生活,多写多记,注意积累。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给提高作文水平开辟一条新途径。同时,他还建议学生要用细致的眼光观察世界,并把观察当成是一种习惯,长期坚持下去,这样会让文章更有生机和活力。同时,他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敢于创作。
高一(5)班学生何薇说:“黄老师给我们谈了他写小说的感受,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明白了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写一种距离,这种距离要跌荡起伏才有活力。也让我明白,坚持自己的初心向着成功而努力,方能在平凡中创造自己的辉煌。”
当天同一时间,著名作家、大冶一中杰出校友黄晓阳回到一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与在座的数百名师生谈谈心、谈谈读书。精彩的演讲引得现场掌声连连,学生们更直言,师兄是他们奋斗的目标,自己有一天也要像师兄一样,写出在全国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品。黄晓阳也表示,年轻校友们是一中的未来,相信他们将来肯定会比自己更有成就。
记者 周曼茹 刘婧 但超
作家代表发言
故乡是写作的起点 也是写作的归宿
黄石市作协副主席 邹晓芳
我今天参加这个活动非常开心,非常荣幸。大家都说今年会遇到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我觉得今天是一个很暖和的日子。前不久,大冶市委、市政府把280位有实力有贡献的冶商请回了家乡,今天又把远在全国各地的作家请回家乡。
如果说前者是物质文明,那么今天就是精神文明。邓小平同志说,两个文明都要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企业家回来可以带回资金、带回项目,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我们作家回来,能带来什么呢?
我想我们能做的,是回家乡看一看想一想,我们都知道“优秀的文学都具有故乡意义”这句话的意义。家乡和文学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妨借着这次笔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出生地、成长地看看。跟父老乡亲和亲人聊一聊,听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一下他们的苦乐,再思考一下文学和故乡的关系。这时候我们可能会有所启示、有所感悟,可能会找到新的灵感,甚至找到新的写作方向。我们写作的起点是我们的故乡,实际上,故乡也永远是我们写作的归宿和方向。
乡愁是对故乡的怀念 故乡是创作之源
《网络诗选》主编 郑正西
我参加过很多笔会,但以家乡为主题和创意的笔会这是次,大冶文联、作协给我们提供了这次机会。我来参加这次笔会,一是有机会回来看望下故乡,二是向在全国各地的、在文学方面立下了丰功伟绩的大冶籍作家们学习。
今天这个会的主题是乡愁,这个词对我来讲,更多地是对故乡的怀念。我今年75岁了,我的家乡是刘仁八镇八角亭村,我是正宗的大冶人。我离开家乡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因为家乡亲人基本上都没了,很少回来,但这次回来依然很亲切。虽然人在外地,但心里总想着家乡,在网上、文章里见到家乡人,都特别亲切,在外地一有机会,我总是介绍自己是大冶刘仁八的,感到非常自豪。
我们写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故乡是创作之源,你是离不开故乡的,是永恒的。近几年我很关注网络,国家对网络文学很重视,这说明网络文学是一个趋势。我也建了《网络诗选》这个平台,现在已经建立了7年,这是个民间品牌,我们的观点比较独特,很受欢迎,中国作协和官方媒体都知道,爱好诗歌的人可以关注一下。
过好的人生 写好的作品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曹树莹
我们这些全国各地的作家齐聚在美丽的雷山,回到我们的家乡开这个座谈,我今天很激动,想说的东西非常多。现场在座的作家,无论你是已经很出名的,还是为出名在努力,我觉得,过好你的人生、写好你的作品、默默贡献你自己,这才是较重要的。
我跟在座的很多作家都神交多年,今天才得以见到真容,很多是次见面。我们的乡愁是什么呢?实际上是我们的根。如果我们的新农村建设都跟陈贵小雷山一样,我们对家乡的担忧就会少一点。我回到我的家乡,已经看不到什么了,房子已经没了,看到的是父母的坟,坟头上都长了野草,闲空的时候坐在父母的坟头上,感受一下。
很多发言者都提到了乡愁,我觉得一个有良心的作家,他是会记住自己的乡愁的。我祝愿大家好好写诗、好好生活。
记者 周曼茹 刘婧 但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