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10时30分,我市水产部门在漳河水库渔政码头举行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3万尾鱼苗。
从2012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各地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全市各县市区承担所在辖区公共水域人工增殖放流,主要是一江十二库(汉江,漳河水库,京山县境内的高关、惠亭、吴岭水库,东宝区境内的仙居河、象河、岩 、建泉、黑龙泉水库,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的新埠河段、龙泉水库、樊桥水库),市水产局承担着全市垮界公共水域增殖放流任务,主要有汉江、漳河水库、新埠河流域等。
市水产局渔业监察支队一负责人介绍,每年春、冬季节为较佳投放期,这个时间段所投鱼苗成活率高。本次增殖放流的鱼种取自无公害的水产养殖基地,主要为草鱼、鲢鱼、鳙鱼等品种,鱼苗每尾长5厘米至15厘米之间。“特别是冬季,鱼的鳞片长得更紧密些,鱼苗在搬运过程中受的伤会相对轻点,这样更易成活。”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本着“增殖、净水、富民”的原则,积极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已在全市各个禁渔区累计放流各类优质鱼种数千万尾,有力地促进了水生生物增殖和生态环境修复,留住了我市包括汉江、漳河等河流湖泊的美丽环境。今年我市已在漳河水库举行了3次增殖放流活动,投放了近百万尾鱼苗。(记者 胡于梅 通讯员 官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