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记者涂明
11月29日,市纪委通报了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问责的情况。2016年,全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共问责115人,其中处级干部42人、科级及以下73人;问责处理40人,党政纪处分4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人,其他方式处理32人。
2013年《湖北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暂行办法》出台,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问题的问责追责加以规范。该办法规定了领导干部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财政财务收支管理监督、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运用等七个方面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应当实行问责的42种情形。显然,经济责任审计问责与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问责、行政问责已经成为问责体系的“三剑客”,经济责任审计问责越来越严将成为新常态。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完善,“有权就任性”的情况少了,违法违规的“硬钉子”少了,但“软钉子”还存在。比如,玩数字游戏、转嫁挪用公共资金、变相侵吞国有资产等。因此,对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必须做到“零容忍”,坚持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绝不姑息。
经济责任审计是保证公权依法有序运行、党政官员廉明奉公的举动。“经济责任审计”本质上是从严治吏。强化经济审计问责,关键是杜绝权力“任性”,谨慎用权,依法决策。
用制度笼子杜绝权力任性,以“零容忍”态度抓好经济责任审计问责,用权力的瘦身换来廉政的强身。把好“总闸门”、拧紧“总开关”,揭露和严惩腐败分子,才能促使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经济责任问责,重在严防“一把手”。严密审查监督“一把手”任职期间干了什么、怎么干的、效果如何、是否存在问题。“一把手”要谨慎用权,依法决策,该拍板的要拍板,不该拍板的不能乱拍板,真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经济责任问责剑指任性用权
□评论记者涂明 11月29日,市纪委通报了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问责的情况。2016年,全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共问责115人,其中处级干部42人、科级及以下73人;问责处理40人,党政纪处分4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人,其他方式处理32人。 2013年《湖北省领导干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