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充分发挥党委(党组)全面监督作用

○邹炜龙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共十九大前夕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指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全会强调,要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

   ○邹炜龙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共十九大前夕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指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全会强调,要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
  针对党委(党组)全面监督,全会特别强调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由此可见,党委(党组)全面监督已经成了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不可否认,我们党经过95年的曲折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委(党组)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中央领导层对党委(党组)监督的实践推动有力,党委(党组)监督的民主基础不断增强,党委(党组)监督的制度化水平逐步提高,党委(党组)监督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日益明确,党委(党组)监督的渠道进一步畅通。然而,在肯定成效的同时,更应正视党委(党组)全面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认清问题根源,以便采取针对性对策,达到切实发挥新形势下党委(党组)全面监督作用的目的。
  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鼓点越来越密,党委(党组)监督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主要责任在党委(党组)。尽管总体上讲党委(党组)全面监督是在积极推进,效果也明显,但仍存在种种问题和缺陷。如对党委(党组)和党委(党组)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乏力,有的“一把手”监督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依然存在,唯我独尊,自认为“特殊”或“高人一等”,缺乏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的自觉性,把别人对自己的监督看成是“找别扭”“找茬”,把自己置于监督之外。如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乏力,导致了党内监督特别是对党委(党组)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组织”成了个人违纪的“挡箭牌”,只要打出“组织决定”“集体负责”的牌子,监督就无从下手,就很难追究违纪者的个人责任。就当前来看,党委(党组)的部分监督措施没得到有效执行,甚至形同虚设。一些党委(党组)“一把手”口头上强调监督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并没有认真执行,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教育的不教育,该查处的不查处。如不少党委(党组)和党委(党组)书记只把自己作为监督的对象,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监督的主体,把党委(党组)和党委(党组)书记监督看成是中央的事、“组织”的事、是领导干部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缺少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责任不清,就会出现工作要求落实难、工作抓出成效难、出了问题追责难等一系列问题。发挥党委(党组)全面监督作用,迫切需要担起推动落实之责、以上率下之责、督查问责之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党内监督,必须坚持、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这就充分肯定了民主集中制在监督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六中全会指出,“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遵守党章党规和国家宪法法律,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可见,落实民主集中制是实现党委(党组)监督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党委(党组)监督的重要保障。党委(党组)“一把手”作为关键中的“关键”,少数中的“少数”,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责任重大。一旦党委(党组)“一把手”出现消极腐败行为,就会在党内造成恶劣影响。六中全会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因此,必须将他们作为监督的重点对象。
  六中全会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对党委(党组)书记来讲,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主要是对党内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毫不留情地予以纠正,同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自由主义和好人主义,较终在党内形成良好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氛围。责任追究是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利器。王岐山同志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问责制度,逐步健全问责机制,较终达到问责趋于制度化、法治化的目标。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市情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55335/
1
上一篇“首善城区”需要“首善”作为
下一篇 感受黄石生态之美 探寻媒体转型之路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