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雪君 文/摄
从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家,注定有一条不平凡的路要走。今年50岁的曹祥来是大冶大箕铺人,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一直寻找自己的商业机会,凭着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一路摸爬滚打,抓住时代的机遇,在商海打出一片天下。
勇于挑战 两次创业闯出一片天
1988年曹祥来大学毕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只身一人不远千里从大冶来到了海南。他在海南兜兜转转转了两年以后,进入当地一家外贸公司。大学学的是机电工程专业,对于外贸他完全不懂,只能从头学起。
“进入外贸行业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我当时一点也不胆怯,我觉得不懂不会我可以比别人更努力的去学,只要这是我想做的事,我就一定会把它做好。”曹祥来告诉记者,进入外贸行业对他的人生来说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经过五年的钻研与学习,曹祥来从一名门外汉变成了行业专家,并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外贸公司。
2001年,曹祥来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外贸子公司,并把
坚定信念 付出就会有“秋收”
曹祥来初到北京的时候,因为过快的节奏内心也会浮躁不安。“我可以说是在海南起家的,也在那边生活了很多年,海南基本上是不会堵车的,而北京交通都会让人觉得压力重重。”
很多人都不理解当时在海南有房有车的曹祥来为什么要“发疯”去北京竞争力这么大的城市。曹祥来告诉记者,对他而言,人生就应该不断的拼搏,不断的挑战自己,永不停息。
“我从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自己会失败,我觉得这个道理就跟小时候种庄稼一样,只要你付出了汗水,就一定会有秋收的一天。”曹祥来说,不管是创业还是管理企业,任何情况下都只能靠自己,永远不要想着去靠任何人,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离成功不远了。
谈到家乡发展,曹祥来表示,在任何时候,只要家乡需要自己,他都会全身心的为家乡付出。
曹祥来说,这次北京市湖北冶商联络处的成立,给老乡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有助于大家实现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我在北京打拼这么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人脉,以后我会尽心尽力服务好北京的同乡们,维系好这个沟通、协调的平台,把商会发展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