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新晋诺奖得主有个"天大"计划:建实验室 提5年计划

[db:摘要]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记者 郭强  10月5日,天津大学药学院教授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记者昨日从天津大学了解到,新晋化学诺奖得主弗雷泽在中国还有个“天大”计划。

  诺奖得主“在天大”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的消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至国内。正在天津大学药学院的实验室里做实验的博士生王真真惊讶地发现,三位获奖者之一的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正是她导师的导师,而就在今年的3月,弗雷泽还来给她所在的课题组开组会,并给他们做了专题报告;7月她还跟着自己的导师马克·奥森一起去韩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听了他的大会报告。这不禁让她感慨:“原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离我这么近。”

  建立国际化实验室

  记者从天大了解到,弗雷泽团队的实验室已经投入运转一年多。团队中,除了弗雷泽、马克·奥森和苏纪豪之外,还有2名博士后、1名博士生和6名硕士生以及一些本科生。目前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在探究如何在水溶液中实现超分子的自组装。

  马克·奥森告诉记者,弗雷泽经常说一个人单独做科研是不会成功的,而天大药学院恰恰是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吸引了很好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有国际化的实验室,有国际化的教师团队,这一切都是有吸引力的。除了导师弗雷泽,马克·奥森还有一个“榜样”,那就是西格尔,“他在中国的工作非常成功,我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如今,弗雷泽加入了药学院的国际顾问委员会,还成为西格尔领衔的“973”国家重大科研攻关团队的重要成员。马克·奥森和他的伙伴也都申请到了中国的科研基金。

  提出工作五年计划

  尽管已经建立起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但弗雷泽在中国的雄心并不止于教教书、做做科研、带带年轻人。他曾经在2015年提出过一个在天津大学工作的五年计划。

  在这份计划中,他和他的团队将关注的目光投入到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希望通过“由外层配位作用促进的贵金属环境友好型浸提工艺”的研究和产业化,改变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贵金属提取方面使用氰化钠和汞作为主要试剂的工艺方法。弗雷泽和他的团队希望借此研究项目研发出用于提取黄金的绿色技术,在他看来,这代表了在未来的120 年中出现的个生态友好型工艺技术。

  除此之外,弗雷泽和西格尔还在酝酿一个更宏伟的计划:在天津大学建设一个生命健康大平台。两位科学家约定的时间是到2020年年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37111/
1
上一篇天津再曝光4家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
下一篇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过程应急管理决策平台建成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