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陈庆璞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社交应用的兴起,近年来产生了一个群体叫“炫食族”。这些人,每餐必晒,谁要在拍照之前动一筷子,破坏了美食的品相,估计会被罚蹲墙角;有报道说一对情侣外出就餐,菜齐了,女生却噼里啪啦拍起来没完,发完微博发微信,足足10分钟,快把男友饿哭了。
饿哭了说得有些夸张,可对那些“炫食族”的描述却一点都不夸张,特别是逢年过节,满屏全是鸡鸭鱼肉,大家不是看得流口水,而是越看越饱,越看越腻味。心理专家说,餐餐必炫,是轻度强迫症的状况。难怪,现在也有人把炫食症、Wi-Fi依赖症列入移动时代六大流行病之中。
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食物不仅要讲求果腹、可口,还要注重外观、品相。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不仅是充饥解馋的佳品,也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所以,在朋友圈里适度地分享美食以怡情悦目,倒也不算是什么过错。但现在的问题在于,“炫食族”炫得太多太泛滥,哪里是分享美食,分明是刷屏加晒幸福,而且技术含量低,一般就是咔咔拍两张,或者稍微组合拼接一下,然后上传了事,没一点附加值。而在古人那里就不同了,历代诗词歌赋里表现美食的作品不少,那些“炫食”,至今读来依然颇有韵味。
古代文人以诗书功名为重,大多视吃为俗事,在吃上不会太费心神,所以中国传统绘画极少表现食物的作品。而古人诗文里,即便写到吃,也是经过了巧妙的艺术加工,俗事也写得高雅、写得艺术。白居易是大家,他有一首诗叫《问刘十九》,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酒是刚酿好的,泛着微绿的酒渣,小炉子火苗通红,天将雪,而屋里这么温馨,正可以小聚畅饮。全诗简洁凝练,不事雕琢,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功力。还有,杜甫那首著名的《赠卫八处士》里说“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拜访多年未见的老友,上次见还“君未婚”,而现在已“儿女成行”,好好庆祝一番吧,但世道艰难,家境寥落,主人待客也只能用韭菜和米饭了。虽然有那么一点窘迫,但也写得清新雅致。
苏轼算个另类,不仅不以吃为俗物,而且吃得潇洒、吃得有学问,被贬官到哪里,就想着法儿发掘那里的美食,真是古今高雅吃货。那个著名的“东坡肉”,就是苏轼被贬黄州发明的,当地没有吃猪肉的习惯,他便创制了一套烹饪技法,说“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现在看来,不就是炖肉吗,还写诗作赋,真是“炫食族”的鼻祖。还有他在镇江时,写到“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盛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在我们看来普普通通的炖鱼,在诗人笔下却有这么多的美。这样的食物,才算是美食,这样的“炫食”,才是较高境界的“炫食”。
这些人都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其诗文功力和对生活的观察、体味能力,非一般大众所能比,所以,以古人诗文的境界来要求当代的“炫食族”,有点苛刻。但古人给我们传下来这么宝贵的财富,也给我们提了个醒,“炫食”也要炫得艺术、炫得脱俗,至少别把那些大鱼大肉天天没完没了地上传了,大家真的不想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