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宋学敏 近日,云南腾冲因旧城改造引发大量市民进入施工场地昼夜挖掘玉石。“全民挖玉”有多疯狂?众多民众闪转腾挪在作业的各种大型工程机械之间,暴露于高压管线、水管和深坑等安全隐患之下。
腾冲上演现实版“疯狂的石头”的大戏,据说有史实支撑:昔日的腾冲百宝街,家家雕玉件,户户闻机声,翡翠商人驮回来的原石,开出来品相不佳的碎玉,成为修路砌房的基脚。于是就有了如今城区改造,“挖地一尺必有玉”的流言。尽管专家告诫,该路段所埋玉石多为边角废料,不上品级,不具加工价值,奈何还是阻挡不住人们“一夜致富”的疯狂,制造了“全民挖玉”的闹剧。
而在这背后也离不开别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澜。有民警表示,现场有自己埋、自己挖、自己卖、自己买的职业“装家”在炒作,以图把积压在手的玉石卖个好价钱。而在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下,这种炒作更是甚嚣尘上。比如,一条“腾冲城区改造期间挖出明清手镯芯,现场39万元成交”的消息引发大量转载。昨日,腾冲警方通报:经查,该虚假消息为微信用户陈某编造,已对其进行处罚。随后网安大队对信息扩散渠道进一步追踪,对16名传谣者批评教育,并约谈了6家微信公众号平台运营者。
这些年,类似“全民挖玉”的疯狂闹剧不时上演,“全民挖虫草”“全民挖和田玉”“全民淘金”,都有各路卖家和各种推手在其间兴风作浪。无论是八卦谣言还是恶意营销,都在误导公众、危害社会,对此必须要坚决打击绝不手软,让他们有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切肤之痛。而在此之外,还应强化科学普及,增强国民科学文化素质。
“全民挖玉”与“全民囤积食盐”,表面看来,一个是“贪婪”,一个是“恐慌”,然而,说到底还是由于无知产生的不理性。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尽管任重道远,但必须致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