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张平 近日,在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华升大厦停车场内上演惊魂一幕,一辆轿车碾轧到三名五六岁幼儿后停车。事故造成三名幼儿一人擦伤,两人多处骨折,三人暂无生命危险。据目击者表示,驾车女司机当时正在看手机。深圳交警19日晚间回应称,女司机曾某芳未酒驾,正在进一步核查其在事故发生时是否使用手机。
据了解,案发之时停车场较为空旷,并不拥挤,车辆为何径直撞向三个孩童而司机却事前毫无察觉令人费解。肇事司机一没饮酒,二没吸毒,如果肇事司机真的在看手机,即便是瞬时“盲驾”比前两者的情形都要严重得多。
研究表明,驾驶时接打电话,人脑反应比酒驾还要慢30%,年轻司机的反应速度仅相当于70岁的老年司机,大大削弱了司机的应变能力。再加上汽车的密闭空间效应,给人带来小天地的感觉,开车间隙玩游戏,抢个红包回条微信,将驾驶室视为自家卧室,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驾驶习惯。一旦积弊成习,你在无意中一低头,汽车可就无人驾驶十几米,这不光是驾驶陋习,更是对生命缺乏敬畏,开车玩手机就是在玩命。
但也有网友表示,三个孩子蹲在汽车的视线盲区,即便司机没看手机,也看不到他们。这起事故因车辆本身的视线盲区造成,就像去年一起女司机轧了碰瓷男的案例,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意外。因而也给公众提了个醒,停车场不是小伙伴玩耍的游乐园。孩子受伤,疼的是家长。不过,痛定思痛,三个孩子为何在车流滚滚的停车场玩耍?监护人去哪了?生命安全非同儿戏,一时大意酿成悲剧拿什么都于事无补。与此同时,停车场的管理员有没有发现蹲坐在路上的孩童,有没有尽到管理责任,同样值得叩问。
讨论这些并不是为司机开脱责任,而是为了更多孩子的安全,避免类似悲剧再次重演。如果司机能够文明驾驶,在转弯时提前排查车辆盲区周边是否有幼儿,如果家长或停车场管理者能提早发现孩子,将他们带离——有盲区的不仅是肇事司机,任何重大事故都是对小隐患不排查导致的,这是“海恩法则”的启示,但它本不该用流血事件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