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北京专电 记者 刘冬梅 马波 魏彧 李川 从小小幼苗到参天大树,从蓄势而发到破茧成蝶,企业发展始终离不开一个“硬件”——资金。尤其是初创期、成长型的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如饥似渴,如果金融服务、信贷支持跟不上,就如幼苗缺少了阳光雨露,很难生存成长,改革成果就会大打折扣。
“助小微、促创新、促创业”——今年本市“上水平”活动以“一助两促”为主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政府与金融机构共担风险,拿出财政资金60亿元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向中小微企业发放首笔贷款和信用贷款形成的坏账损失给予50%的补偿。“一助两促”正在激活小微企业发展“一池春水”,今年前两个月,全市金融机构已累计向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6371笔、1250多亿元。
“三个紧密结合”推进“一助两促”
“开展‘一助两促’活动,既是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也是要通过活动开展,助推企业强筋骨练内功,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府秘书长张志强在谈到“一助两促”时表示,“三个紧密结合”是将活动引向深入的突出特点。
“只有突出‘三个紧密结合’,才能抓住提质增效的关键。”张志强说,个是与推进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把帮扶科技型企业发展作为一个重点,加强对企业研发投入、技术升级、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让它们在天津这片沃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第二个是与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共同帮助纳入“万企转型升级计划”的企业实施改造提升、产业转型、调整重组、载体升级,加快化解过剩产能,使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形成专、精、特、新的比较优势。第三个是与推进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加强对从事网络经营、电子商务、创意设计、外包服务等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企业的帮扶,助力它们做优做强做大,促进制造业水平提升、服务业比重提高。
“企业是微观主体,微观活力充沛,宏观就更稳更好,经济发展的后劲就能更加强劲。”他介绍说,今年的“上水平”活动以“助小微、促创新、促创业”为主题,通过政策引导和干部帮扶,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政策的合力,努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这是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
让更多中小微企业获益
“我们正大力推动金融机构落实‘一助两促’工作,让更多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从中获益。”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周振海说,市委、市政府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这既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契机,也是金融机构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一个契机。
他介绍说,“一助两促”活动开展以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积极推动落实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相关工作。同时,与市金融局联合开展了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金贷款备案系统的建设工作,截至2月末,累计备案中小微企业贷款6371笔、1252.66亿元。其中,首笔贷款2442笔、231.54亿元;信用贷款1797笔、209.09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助力风险补偿机制尽快见效。”周振海说,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将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实施作为自身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良性发展的重要契机,由“被动配合”变为“主动参与”。二是推动信贷管理模式创新,促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风险补偿机制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推广股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新型抵质押贷款产品,开展信托理财、融资租赁等业务创新,实现中小微企业信贷规模有效增长。三是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帮助商业银行加深对企业的认知程度、降低风险管理难度,扎实做好银企对接工作,使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