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津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门槛降低 取消低保等限制

[db:摘要]

  ■ 取消了申请人低保、低收入、经济困难等条件限制。康复训练每年都可以获得人均1.2万元的救助资金。非津户籍在津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0至6周岁孤独症儿童也可以获得同样标准的救助金。

  ■ 目前,天津已确定12家机构和11家幼儿园为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

  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韩雯 从市残联获悉,“十三五”时期《天津市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施方案》日前出台,天津降低救助门槛,取消了申请人低保、低收入、经济困难等条件限制,凡具有天津户籍的0至7周岁孤独症儿童在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每年都可以获得人均1.2万元的救助资金。此外,非津户籍在津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0至6周岁孤独症儿童也可以获得同样标准的救助金。

  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是对孤独症患儿较有效的治疗。美美(化名)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3岁时被确诊为孤独症,家庭虽然困难,但幸运的是,2013年天津出台《贫困孤独症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让美美获得帮扶并及时救治,如今,美美已经走进了小学校园。从一名“特殊”的孩子到能像普通孩子一样有说有笑,得益于坚持不懈接受康复训练,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今年起至2020年,天津扩大救助范围,对具有天津户籍的0至7周岁孤独症儿童、非天津户籍的0至6周岁的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并补贴康复训练经费,标准为每年人均1.2万元。目前,天津已确定12家机构和11家幼儿园为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

  救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经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天津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确诊的孤独症(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脑瘫、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等患儿不在本项目救助范围)。

  凡符合条件的救助者,采取家长(监护人)申请、区县残联审批的方式,经市残联审核批准后,向受助对象发放“天津市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康复救助卡”。外省市儿童申报时,要提交在天津的暂住证或居住证复印件。受助对象凭“康复救助卡”到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定点康复机构根据定点诊断机构的诊断评估结果,针对孤独症儿童的需要,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开展康复训练、家长培训工作,并根据定期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孤独症儿童发病率与国际公认的1%患病率基本吻合,越早治疗越好,年龄越大越难治。所以,如父母发现孩子出现缺少表情、冷漠,并喜欢重复同一个动作等现象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接受专业诊治。如及时通过心理、行为、生理和药物等多方面治疗,再经过2至3年的康复训练,孤独症患儿有望过上正常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20614/
1
上一篇108岁经济学家杨敬年逝世 90岁译完《国富论》
下一篇 天津:预防接种门诊成街道标配 处区交界处按房本划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