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来历非凡 余姚一个村庄与传国玉玺的故事

玉玺(仿品)底部的虫鸟篆文 兵符(仿制品) 符氏宗祠 符氏宗谱上文天祥的题字。 符氏宗祠收藏的玉玺(仿制品) 东南商报记者樊卓婧程鑫通讯员鲍春蕾 余姚朗霞街道天华村,有两件村民引以自豪的宝贝存放在符氏宗祠里的传国玉玺和兵符。虽然都是仿制品,但它

一个村庄与传国玉玺的故事

玉玺(仿品)底部的虫鸟篆文

一个村庄与传国玉玺的故事

兵符(仿制品)

一个村庄与传国玉玺的故事

符氏宗祠

一个村庄与传国玉玺的故事

符氏宗谱上文天祥的题字。

来历非凡 余姚一个村庄与传国玉玺的故事

符氏宗祠收藏的玉玺(仿制品)

东南商报记者 樊卓婧 程鑫 通讯员 鲍春蕾

余姚朗霞街道天华村,有两件村民引以自豪的宝贝———存放在符氏宗祠里的传国玉玺和兵符。虽然都是仿制品,但它们的来历非凡,是符氏家族千年辉煌与荣耀的象征。

公元前240年,符氏先祖姬雅为国君掌管兵符,出任符玺令,后因官赐得符姓,成为符氏的受姓始祖。

当年跟随秦始皇南巡经过余姚的雅祖没料到,南巡1300年后,他的后人会到姚北落脚,开枝散叶,成就了极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天华村。

符姓与传国玉玺

今天的天华村,因为建成了央视《乡村大世界》栏目的拍摄基地———锦绣天华大舞台而声名远扬。巨大的蒙古包建筑,成为天华村的新地标。

天华村以符姓为主,千百年来,符氏宗祠都是该村的地标建筑,虽然历经多次损毁与重建,符氏宗祠依然挺立着,成为天华人奋发图强的精神象征。

年近70的符凌恢曾是天华小学的校长,退休后致力于符氏文化研究,通过续修家谱、整修宗祠、广修宗缘,符氏家族的历史纹理渐渐清晰,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符氏家族片段逐渐连接起来。

2012年10月,第16届世界符氏恳亲大会在天华村举行。这是所有符氏族人的大事。世界符氏宗贤云集天华,弘扬符氏文化,畅叙亲情乡谊,共谋福祉。来自新加坡的符氏后裔向天华村赠送了一件宝贝———传国玉玺,山东郓城符氏后裔赠青铜兵符,从而揭开了符氏先祖荣耀与辉煌的历史渊源。

虽然都是仿制品,但用玉石打造的传国玉玺形象逼真,底座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遒劲有力,笔画间勾勒出这件宝贝的传奇经历。

相传,传国玉玺是用绝世宝玉“和氏璧”制作而成,传国玉玺的传奇也得从这块和氏璧说起。

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叫玉工前来辨识,不识货的玉工说是一块普通石头,卞和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左脚。

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献玉,玉工又一次诟陷,卞和再次被判欺君之罪,右脚被砍。

楚文王即位后,年老的卞和抱着这块玉在荆山下号啕大哭。楚文王知道来由后,叫人将卞和的石头剖开,果然雕琢出一块稀世宝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和氏璧”因此得名。

和氏璧诞生后,发生了接二连三的怪事。楚威王时,昭阳灭越国立大功,得赏和氏璧。后昭阳出游赤山水潭,在潭畔高楼宴请宾客,他拿出和氏璧来让大家鉴赏。当时潭中突然跃起一条大鱼,足足一丈多长,还带出一群各式各样的小鱼。众人觉得稀奇,都到潭边看鱼,回到房间却发现和氏璧不见了。昭阳怀疑是门人张仪所偷,对其严刑拷打,导致张仪背楚入魏,成为楚国死敌。

昭阳在楚国势力很大,失窃后出千金悬赏,追查和氏璧下落。风声实在太紧,偷盗者长时间不能将和氏璧出手。多年后,和氏璧突然现身赵国首都邯郸。后来秦昭襄王知道了,就给赵惠文王写了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由此引出了一段“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

和氏璧之后长期保存在赵国的宫廷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和氏璧落入秦国人手中,秦始皇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称之为天子玺,由在皇帝身边掌管兵符的姬雅保管。兵符也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伏虎状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才能获得调兵遣将权。

姬雅出任符玺令,因官赐得符姓,成为符氏的受姓始祖。

 [1] [2] [3] 下一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4668/
1
上一篇白云街道搞民生工程不靠“拍脑袋”靠“大数据”
下一篇 宁波市妇联搭建众多平台服务全市家庭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