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家 不一样的年味

本报记者 程正林 张峰 胡贤林 周曼茹 龙凤 陈璐/文 但超 胡贤林/摄 故乡的鞭炮,还是那样响;故乡的对联,还是那样红;故乡的丸子,还是那样香;故乡的年味,还是那样浓。大冶、阳新、黄石无论你家在哪,我们都过同一个年。羊年春节,本报记者们回到各自的家

本报记者 程正林  张峰  胡贤林  周曼茹  龙凤 陈璐/文   但超  胡贤林/摄

 故乡的鞭炮,还是那样响;故乡的对联,还是那样红;故乡的丸子,还是那样香;故乡的年味,还是那样浓。大冶、阳新、黄石……无论你家在哪,我们都过同一个年。羊年春节,本报记者们回到各自的家乡,用心感受家乡的年味,并用他们的笔尖,将那一丝年味传递给更多的人。

阳新:
那年村里飞来一条龙 

我的家乡是阳新县大王镇的一个小乡村。这些年对于家乡的印象是,房子越来越好了,交通越来越顺畅了,而人们的精神生活似乎越来越贫乏了。记得小时候,农村外出打工的热潮还远没有如今这么盛行,到了腊月二十,过年的氛围一天浓过一天,家家户户都在置办年货,打扫房子、买鸡、买鸭、炒年货、印年粑、买春联、油炸饺子、圆子、豆腐果……小孩还要置办一身新衣,剪一个新年头,年前还要洗一个澡,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到了除夕当日,万家灯火通明,只听得见,村头巷尾一声呼喊:“龙来了,快来看,快来看!”小孩牵着大人的手,一路小跑地来到广场上,只见广场上早已被人围得水泄不通。挤过人群,只见一条全身金光闪闪,十五六米长的巨龙,在盘旋、飞跃,似一道较吉祥的曙光,送来较美好的祝福,全村老少,欢呼雀跃,高兴不已。这条龙在广场上停留了数十分钟,然后在人群的追逐下,沿着村道,一路飞过千家万户。
每年除夕夜,没有龙也会有雄狮光临,通常是两头一起出现,抛出一个球,两只狮子争相竞取,腾空跃起,抖抖毛,看到孩子还会眨巴眨巴眼睛,热闹非凡。
“过年越来越没味道了”, 时常听到一些村民有这样的感慨。每到过年,只听见到处都响起噼里啪啦的麻将声,还有时常传来的好坏消息,谁昨天一场牌赢了多少钱,谁输了多少。在乡村这样大的氛围里,一切都在悄然改变,那些曾经让人难忘的年俗已经看不见了,组织者没有这样的心力,参与者没有动力,文化在失传。
如果,哪一天乡村的人们能重拾过去的传统,我们的春节,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精彩,也给在外的游子们有更多回家的盼头。

罗桥:老家的年,是缤纷的年

 我的老家位于大冶罗桥,大冶城西北,处于大冶市和金山店镇中间位置。
老家的年是咸的。每当农历腊八过后,湾子里家家户户便开始杀猪宰鱼,制作腊鱼腊肉等腊制品。当看见家家户户的屋前挂满可口的腊鱼腊肉时,大家知道那是老家年的味道。
     老家的年是红色的。红色的画,红色的对联,红色的衣服,红色是老家较盛行的颜色。父亲虽然只读了个中学,但是却练得一笔好毛笔字。那些日子里,父亲总是会放下手中的活,来到宽敞的正厅里,在八仙桌上裁好纸,压出暗方格,选取寓意好的对联写上。
      老家的年是需要火的。“三十夜的火,月半的灯”,是儿时记事起母亲一直遵从的祖训。年夜饭吃完后就是守岁了,全家人围坐在火盆前,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谈今年的收获成长,继而展望新的一年。
     老家的年是新的。初一早上,我们就会穿上母亲准备好的新衣服,先去祠堂给祖先上香,祈求祖先保佑,再去拜访同族。因为穿得漂漂亮亮,觉得自己好像一夜之间真的长大了,懂事了。长辈们看着我们这些打扮得招人可爱的小孩子,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赶忙给我们发红包、塞一些好吃的零食。
      如今,长大了,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已经冲淡了对年味的感知,儿时对年味的记忆反而记忆犹新。当下过年的意义,更侧重于回家看看父母与亲朋,放松一下,享受一下难得的团聚时光。虽然少了儿时对年的期盼,不变的是亲情的味道。

殷祖:让人记住乡愁的年味

扫扬尘、做过年粑、磨打豆腐、过油豆腐、杀过年猪……在殷祖镇南峰地区,每年腊月一到,不少在外漂泊的游子就开始返乡了,他们精心准备好各种年货,只待与家人聚在一起,品尝年的味道。
大年三十那天,村里人都早早起床,拿着工具去清扫新修的祖堂,端着浆糊贴上喜庆的对联。中饭过后,村里的老少爷们敲锣打鼓去邻村的同姓宗族接“太婆”。
接“太婆”是每年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按照习俗,在过年这天要将“太婆”接回村里住上一天。村里的男丁会穿着新衣服,四个人一组,轮流将“太婆”抬回来。在这期间,家里的妇人们会在家精心地准备供品,待“太婆”在祖堂“落座”,就会拿着买回来的红布搭在“太婆”的肩上,祈求一家人福寿安康。
而后,村里各家各户都会端着美味佳肴去祖堂供奉“太婆”,待香纸红烛点着,鞭炮礼花放尽,村里人会虔诚地跟“太婆”鞠躬、磕头,以此铭记祖先们的功德。
除夕夜,厨房里都会烧着一棵大树桩,俗称“守岁”,一家人会围在炉火前,做着芋头圆子,寓意团团圆圆。年轻人会敲响锣鼓,集合着挨家挨户“游鼓锣”,为每家送去新春祝福。
这么多年来,过年的习俗不曾改变,不管在外的游子相隔多远,都会赶回来,陪着家人,重温着家乡的年味,让漂泊在外的自己记住乡愁,铭记“根”在家乡。

常州:
团团圆圆吃“团子”

  外婆家在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过年时家家户户要蒸团子。
团子是一种形似包子的食物,用糯米粉为原材料,不经发酵,蒸熟了即可食用,较早人称人口团子或大团子。另外,小团子馅心一般有豆沙、芝麻、甜油酥、咸油酥、青菜、萝卜丝和肉馅。
相传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封汤和镇守常州,但汤和嗜酒如命且醉酒之后以杀人取乐,一时间民不聊生。后来,他的属下想出了一条妙计,用米粉做了人头大小的团子涂上红色的颜料供他取乐,百姓这才解脱出来。
而今,团子可没有如此血腥的寓意,常州人认为团子象征着“团团圆圆”,是家中必备的一样“年货”。他们还会把团子做成元宝、寿桃、扁担等形状,考究的人家还要做堆花团子和土龙。
      记得小时候看见外婆过年蒸团子时,会对刚出笼的团子“点红”,便好奇的问:“做嗲要勒尴格团子上点一个红点?”(普通话的意思就是说:“为何要在团子上点一个红点?”)外婆解释:点红有两种意思,一是为了区分馒头或团子不同馅心,因为有的喜欢吃甜的,有的喜欢吃咸的,这样就不会搞错;其次,红色在过年表示喜庆吉祥的意思。
      现在,很多繁琐的年俗都简化了,可这团子依旧是常州家家户户的春节必备之物。今年,姨妈做了400多个团子,见到一簸箕一簸箕的团子下蒸了,家里的孩子会抢着上前给团子“点红”,图个吉利。

黄石:
禁鞭,有人欢喜有人忧

#p#分页标题#e#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烟花爆竹历来是这一传统节日里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2014年1月1日起黄石城区禁鞭,两年来,黄石的环境越来越好,市民文明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不少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禁鞭以后,深夜和凌晨放鞭炮的人少了,过年也能睡个好觉了。”家住黄石港的熊女士说,去年刚禁鞭那会儿,有些市民仍然会偷着放,特别是转点的时候,“今年基本上都听不到鞭炮声了,也闻不到火药味,特别清新。”
对禁鞭感受较深的,恐怕当属环卫保洁人员了。黄奶奶今年60多岁了,闲不住的她退休后在一小区内当保洁员。往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她都要跟同事们一起集中加班半天,清扫小区内的鞭炮残渣,有时要扫到中午才能回家,“禁鞭后,我们的劳动量要少很多”。
街道上不再有让环卫工人们烦恼的烟花爆竹碎片,人们也不需要捂着鼻子,躲避鞭炮燃烧后产生的味道。从环保的角度来说,禁鞭是个正确的决定。但另一种声音也开始出现:烟花爆竹没了,黄石的年味淡了。
张女士家住武汉路,是位地地道道的黄石女孩,对她来说,吃年饭、放烟花、拜大年是新年里的三件大事。“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全家都会聚在一起吃年饭,而年饭后的放烟花环节,是我从小到大都十分期待的。”张女士表示,她会先和妹妹到楼下放各种小型烟花,电光花、旋转陀螺烟花、小火箭、降落伞……样式数不胜数。等小烟花放完了,还会到窗台边,燃放圆柱形手持烟花,附近的夜空都被点亮了。
“自从2014年禁鞭,我们就买不到烟花了,春节的必备活动也少了一个。”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对放烟花的热情没有小时候强烈了,但放烟花对她来说,仍旧是过年的一个重要象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4129/
1
上一篇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月活动
下一篇 坚守 有同样的幸福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