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展示他们扎的彩灯。 通讯员 陈科峰 摄
这些天,22个非遗项目轮流在位于下应街道西江古村的鄞州非遗馆内活态展示。这其中较忙碌恐怕还得数彩灯扎制非遗传承人钱元康。
“一拨拨人上我这学扎彩灯,这几天啊,我每天都忙不过来。”钱元康昨日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钱家人三代扎灯笼
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造型灯、喜庆吉祥的大红灯笼、呆萌可爱的小老虎灯……一走进鄞州非遗馆三号馆的彩灯展示区,浓浓的年味就扑面而来。65岁的钱元康坐在凳子上,几根苇篾在他手里不停上下翻转,互相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镂空的样子。
别看有些彩灯不大,但从蒸竹、去皮、裁条、扎灯架、扎圈、糊灯笼、晾干,到较后的彩绘、描字,九道工序一个都不能少,着实不容易。
“老底子的东西要做得精致,就要沉得下心。”尽管有着四五十年彩灯扎制经验,但钱元康坦言,他一天只能做两个彩灯,“简单一点的,一天也只能做上四个。”
钱元康是横溪镇金山村人。金山村位于海拔580米的大岗头山上,茂密的竹林让村里人制作竹篾制品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我所知,从我爷爷手里就会扎制彩灯了。”钱元康十五六岁时就跟着父亲学扎灯笼。制作彩灯的技艺,就这么通过钱家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了下来。
目前,彩灯扎制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有着多年彩灯扎制经验的钱元康,也成了该手艺的传承人。
彩灯扎制重获市民青睐
清代慈溪人范濂的《山北乡风》中有云:“龙马花灯趁夜调,画船锣鼓闹元宵。”马灯是闹元宵的重要元素。
“老宁波把十三夜叫‘上灯夜’,家里孩子个个都会提着彩灯出来玩耍。”一谈起彩灯,钱元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早些年的时候,一到正月十五,天刚擦黑,村里的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提着灯笼出门了。”浩浩荡荡的人群打着灯笼走在田埂小径,像极了一条蜿蜒行进的火龙。
如今,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彩灯扎制重新赢得了宁波市民的青睐。前几天,鄞州非遗馆开办了一个彩灯扎制培训班,结果,“人一下子就满了,很多人还报不上名呢!” 鄞州区文化馆副馆长陈素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从上午8点开始“坐镇”鄞州非遗馆,钱元康的手就停不下来,“每天要接待几十个人,都是来学扎彩灯。”原本下午4点钱元康就能回家了,但这几天不得不延迟到5点。
但钱元康很享受这样的忙碌时刻。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愿意学彩灯扎制的人渐渐多起来了,这让他很是开心,“有人愿学,我就愿教。”钱元康说他这是“忙并快乐着”。
□记者 梅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