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悠悠岁月话经游——王安石《鄞县经游纪》解读

沈小宝 提到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人们常会谈到《鄞县经游纪》(下简称经游记),但由于历史的沿革,他经游过的路线有些已是不甚明了,很有探索一下的必要,权当是千年之后的再一次经游吧! 1047年也即庆历七年的冬日,年轻的王安石满

沈小宝

提到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人们常会谈到《鄞县经游纪》(下简称经游记),但由于历史的沿革,他经游过的路线有些已是不甚明了,很有探索一下的必要,权当是千年之后的再一次经游吧!

1047年也即庆历七年的冬日,年轻的王安石满怀济民之志,风尘仆仆,冒着仲冬寒风,前往任职的鄞州境内作实地考察,为整治鄞州的山水不辞辛苦,也使后人看到了他那勤于职守的履职轨迹。

那一日,是十一月初七(1047年11月26日),王安石“自县出,属(嘱)民使浚渠川”。因当时鄞州县署与明州奉国军部,即明州府同处一地,位于明州城内。王安石首日“自县出”,也就是走出了明州县城。

而此时鄞州境内有两个乡在城区内,东为武康乡,西是东安乡。王安石当日“至万灵乡之左界,宿慈福院”,那么,王安石应是东出武康乡,首先来到了县境东北,辖赤城里及盛店村、尚书村,现今为邱隘、梅墟一带的万岭老界乡,夜宿于今邱隘镇政府处的旧“慈福院”。

第二日,“升鸡山,观碶工凿石,遂入育王山,宿广利寺”,这是王安石到的第二站。广利寺即为阿育王寺,因大中祥符元年,即公元1008年,宋真宗将阿育王寺敕名为“阿育王山广利禅寺”,故而有了育王山和广利寺之称,现今为宝幢、天童一带处于县境东的阳堂乡境内。

倒是这“鸡山”为何地呢?是村名还是山名,有点令人费解。

有人说,现五乡镇境内有个石山弄村,其中的一个自然村名为几山村,而村旁还有座土名为鸡山的小山冈,历史上又是鄞州开采鸡山石的石矿所在地,且又地处鄞东塘河上一条较小的支流尽头,是东向去育王山广利寺的上岸通道。

由此可见,王安石从今邱隘出发之后,踏畈涉河,沿着鄞东塘河边上的小河河岔考察,前行来到了几山村旁,见山中有座石矿,他就登上了山冈,来到了开凿石料的碶工边,了解了一些修筑碶闸及河江治理与用石的相关信息,尔后,又翻过了这座并不算太高的鸡山继续东行,来到了广利寺。

“雨,不克东。辛已,下灵岩,浮石湫之壑以望海,而谋作斗门于海滨,宿灵岩之旌教院。”这是王安石接下来的又一段行程了。想是下雨天,留客天,难以东行,留在广利寺,与寺内长老说禅论儒,续叙友情,连续逗留了两天。

“辛巳日”为第五天,记为“下灵岩”。第六天为“壬午日”,文中未明确记明时日,只记有“宿灵岩之旌教院”等字样,想是仍在灵岩石湫一地。

第七日,王安石又明确记有“癸未,至芦江,临决渠之口,转入于瑞岩之开善院,遂宿。”

这几日的行程,王安石是排得满满的。他进入到了灵岩乡境后,曾来到了石湫村边的石秃山上,对芦花港江河一带的地形状况作了认真的考察,并下山察看了石湫村旁的碶闸桥。然后,沿着那数十华里长的芦花港江河,途径灵岩、太丘等乡村,一直奔波到海晏乡境内的入海处,与当地的官员和百姓一起,商谋作“穿山碶”、筑海塘,以整治芦花江这一潮汐河流的计划。

这灵岩、太丘、海晏三乡,地处县境东北,现为镇海境内的海壖之地,也是王安石所到的第四、五、六三个乡境了。

第八日与第九日,分别为“甲申日”和“乙酉日”,是王安石此行中探望佛界好友,消乏游玩的时日。他记有“游天童山,宿景德寺。质明,与长老瑞新上石望玲珑岩,须猿吟者久之而还,食寺之西堂,遂行至东吴,具舟以西”的字样。

这两日中,王安石又返回到了阳堂乡,游览了天童寺,并与友人瑞新长老一起,饶有兴趣地登上了寺后的玲珑岩,倾听了猿猴的吟叫,于第二日下午到东吴,雇舟西行了。

第十日为“丙戌日”,记载有“质明,泊舟堰下,食大梅山之保福寺。毕,过五峰,行十里许,复具舟以西,至小溪,以夜中”,这是王安石这次考察中奔波路线较长,耗时全在途中的一日,也是途中疑团重重的一段路程。

“质明,泊舟堰下”,说的是王安石从东吴下船,夜宿船上,于天亮时来到了东钱湖边的莫枝堰下,也就是王安石到达的第七乡翔凤乡了。

但接下来的“食大梅山之保福寺”的说法就又使人不明就里了。说到这,还得将大梅山之保福寺所处的位置说一下。从现存的遗址看,保福寺是在今横溪梅福村属下的邬姚自然村旁,属于梅岭山沟沟系,与今横溪一带所在的金峨横溪山沟沟系不是同一的,中间还隔着很大一片丘陵山冈地带。

因而,王安石到了横溪之后,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保福寺的。因保福寺隐藏在崇山峻岭的山沟之中,要想靠双脚在山间小道上行走,且去了又回,如果没有花上三五天的时间,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但问题在哪里呢?原来这大梅山保福寺古时还拥有善男信女所捐赠的大量常住山和常住田,而这些常住山和常住田上,建有山庄和田庄。想必王安石就在横溪附近的属于大梅山保福寺所设的山庄或是田庄内用餐,故记载了“食大梅山之保福寺”之句。如此解释,王安石的记载和前行路线也就明了。

接下来就是“过五峰”的难题,这“五峰”是何地?原来这“五峰”即为“五峰寺”,原位于横溪田黄村前的山岙里,也就是在王安石欲“具舟以西”的路上。只是这座寺院已于解放初期的那次大台风中倒塌,以至于今人不知这“五峰”是何地了。

还有,王安石“复具舟以西,至小溪,以夜中”,看似十分明白,其实也是有疑团的。王安石不是具舟乘船吗?是的,但他在途中是否还需经过其他乡村呢?

因为从鄞塘乡西行到小溪所在的句章乡,两乡之间还有一个属现今栎社、洞桥一带的光同乡,王安石要“复具舟以西”,是难以逾越这光同乡的。因而,这光同乡也就是他所经过的第十乡,而王安石于“夜中”即“夜半子夜时”,所到的小溪所在的句章乡,则是所到的第十一个乡了。

第十一日为“丁亥日”,王安石的记载为“质明,观新渠及洪水湾,还食普宁院。日下昃,如林村,夜未中,至资寿院”。说的是天亮时,他去巡看了新修成的水利灌渠及洪水湾,于太阳偏西傍晚时,到了林村,即到了今古林、凤岙、云洲一带的桃源乡,将半夜时,他方才找到了资寿院,寻求就食和借宿。

第十二日为“戊子日”,《鄞县经游纪》文记载的有“戒桃源、清道二乡之民以其事”。因清道乡辖横山里及高桥村、沈家店等,在县城西即今望春、古林一带,又因该时广德湖未毁,故桃源、清道二乡位于广德湖的西北和东北方向,那清道乡也就是王安石所视察的第十三乡了。

此日后,文中未有日期和能予以分别时间的字样出现,只以“而余遂归云”的短句结尾。细心的人可能会问,王安石《鄞县经游纪》中写的有十四乡,这里怎的只说是十三乡了?其实,这十四乡是处于县城城区内西侧的东安乡,王安石从西北清道乡返回,那在城西的东安乡岂有不经过之理。

由此可见,王安石这次考察是从东向出发,到了现北仑穿山一带海隅后折回;至育王寺后转向东南,到天童寺后又折回至东吴;尔后乘舟斜向西南,从现莫枝堰下从鄞东中塘河折向鄞东前塘河,从东钱湖北擦西岸而行,进入到了今横溪境内。他陆上行走十余里后乘舟西向行到小溪(鄞江),后又沿着小溪江往北到林村;然后又沿着广德湖从西向西北后又折向北东,再折回向南回到县衙,经过了一个大圆圈的经游,确是将全鄞州的水网地区,全都跑了个够。如果单从这一点上看,说王安石上任不久就考察了全县境那也是可以的。

不过,在这里还需附带说一下,其时鄞州有十九个乡,王安石文中只提到了经游过的十四乡,还有五个乡未到过。这五个乡是何地呢?其中的四个乡较为明确,即位于海岛地区的蓬莱、安期、富都三乡;外加一个处于小溪西侧,即县城较西南角的今龙观、樟村一带的通远乡。未能明确的一乡为万岭手界乡,或为上面所说到的位于鄞塘乡与句章乡之间的光同乡,但从途经路线图现实分析,可基本认定该一未到的乡为万岭手界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3829/
1
上一篇今年宁波将投入20多亿元 新建30余所学校(园)
下一篇 越剧《西厢记》《何文秀》本周来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