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海番薯”。 记者 鲁威 摄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晚报 记者 鲁威 通讯员 陈吉明) 这几天,在象山石浦镇打鼓峙村,可以看到几名工人将一筐筐“番薯”铺满一地,进行翻晒、收装。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并不是“番薯”,其实叫东海乌参。因外形肥短、呈纺锤形,清洗后通体粉红,体壁很薄、呈半透明状并带有条纹,极像带有短根的番薯,所以也称为“海番薯”、“海地瓜”。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了解到,“海番薯”是海参(光参类)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生活在海底软泥质海床上,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
“海番薯”一般分布在沿海50米~200米等海域,主要集中在象山沿海。石浦镇打鼓峙村是象山“海番薯”其中一个集中加工区域,这里的“海番薯”经营户每年都会从渔民处收购“海番薯”进行加工。
“成品都贩卖到广州、山东、河南等地,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经营户表示,“因为‘海番薯’含碘量高,北方人尤其喜欢吃。尤其这两年,行情越来越好。”
前年开始,我市将“海番薯”资源综合开发列为市农业择优委托科技项目。去年底,象山一家公司成功研发去皮技术,实现了“海番薯”产业化生产,变废为宝,开发出海参胶原蛋白、海参胶原蛋白固体饮料和即食海参等系列产品。
据市水产行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去年1月至9月我市水产品出口总额前十位中,冻、干海参(俗称海番薯)出口额居第二位,出口量超过1109吨,出口总额为4714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