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家书消逝鸿雁飞 “网时代”邮政业如何突围

庄豪绘 新春将至,在这家书抵万金的时节,家书却已成为一个遥远的名词。 当我们习惯了一睁眼就刷朋友圈、聊微信,当我们习惯了用触动键盘来完成情感的传递,当手写书信离我们远去,一个传统行业的蜕变也悄然来临。 书信渐远微信风行 微信的消息提示音此起彼

家书消逝鸿雁飞 “网时代”邮政业如何突围

  庄豪绘

  新春将至,在这“家书抵万金”的时节,“家书”却已成为一个遥远的名词。

  当我们习惯了一睁眼就刷朋友圈、聊微信,当我们习惯了用触动键盘来完成情感的传递,当手写书信离我们远去,一个传统行业的蜕变也悄然来临。

  书信渐远微信风行

  微信的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QQ头像闪烁不停,上小学六年级的褚慧正用手机和朋友们分享着她假日里的快乐生活。

  “你喜欢写信吗?”“写信?”对于00后而言,这似乎是一个陌生而又新奇的名词。褚慧说,只有在上学期“写给远方朋友一封信”这次特殊的家庭作业中,才体会了一次亲手写信的滋味。

  带着同样的问题,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受访人有大学生、正在读书的高中生、已经参与工作多年的上班族等等,没有一个人在近段时间写过书信。千里传尺素,万里表真情。当年写信时的情谊,寄信时的期待,拆信时的兴奋,而今早已不再。

  一份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0%的受调查者和家人较常用的联系方式为手机,其余均为网络通信工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已经很久不再写信,也很久未走进邮局了。

  分拣员变身快递哥

  从早上9时到凌晨1时,中国邮政宁波邮区中心局灯火通明。在全自动流水线上,一封封机打地址的信件正被传送带推送到不同的“格子间”。机器分拣代替了一部分的人工分拣,数据实现全程监控。

  “平均每天可以收到30多万封平信,1万多封挂号信,银行账单、保险账单、商业广告等商业信函占了大多数。”中心局生产指挥调度中心通信质量负责人董建伟告诉记者,目前手写书信寄递仅占全部业务量的5%。他在分拣区随机抽取了一刀平信,40余封信件里只有一封是手写的。

  春节前夕是贺卡送发的高峰期。六七年前,朋友亲戚间互寄祝福,宁波一天较多要分拣100多万张贺卡,而现在寄递量只有原来的70%,且多数是银行等商业机构的“祝福通稿”。如今,信函寄递业务利润日趋微薄,这项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业务,被邮政业内称为“普遍服务”。

  不久前,中心局进行了大范围的人事改革,光信件分拣部门员工就减少了10多人。张健杰和他的同事们被调派至国内小包分拣处:“分了10多年的小纸片,现在变成了厚厚的快递包裹。”

 [1] [2] 下一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2645/
1
上一篇春运期间 营运客车须从15个规定入口上高速
下一篇 宁波市政协委员们“一站式”报到静悄悄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