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城市快报记者 姚华 在手机恶意程序中,有一类是专门窃取用户隐私信息的,包括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银行信息、社交软件聊天记录、录音和照片等,严重危害用户手机安全。今年4月,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截获盗取个人信息的手机恶意程序样本9.8万个,从感染量看,4月全国共有146.2万名用户感染了窃取个人信息类恶意程序,其中天津感染用户占比为1.1%,排名全国第24位。
盗取哪些信息
■短信 67.4%
■手机银行 34.8%
■手机联系人 10.0%
■手机通话 3.7%
一半以上的恶意程序会窃取多种个人信息
感染用户数量
■窃取短信 113.4万人次
■窃取银行信息 94.6万人次
■窃取通话记录 43.5万人次
■窃取联系信息 31.1万人次
常用伪装形式
■色情视频软件 23.3%
■常用软件 18.9%
■系统应用 18.8%
警惕这些软件
■恶意程序较爱伪装的常用软件包括:视频播放器、通讯录软件、校园应用、免费WiFi、浏览器、电池管理、社交软件、银行客户端、交通违法查询、抢红包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