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信的内容
致伟大的抗洪英雄:
什么是疲倦?
为了早日排除险情,英雄不知疲倦;
什么是危险?
为了人民群众安危,他们不畏艰险;
什么是敬业?
只要上了抗洪大堤,从此昼夜不分。
“叔叔,为了不让凶猛的洪水侵害我们,您和您的战友把堤坝当床铺,拿身体做盾牌,用生命抗击洪水。你们辛苦了!
19日,湖北省军区领导收到三封来自荆门市小学生致抗洪一线解放军叔叔的感谢信。 地处鄂中的荆门市此次受灾严重。看着大学朋友圈里一幕幕子弟兵奋勇救灾的画面,18年前百万军民日夜奋战抗洪大堤中的一幕,再次浮现在荆门市退休特级教师易小平的眼前…… “我也想在堤坝上帮子弟兵背一袋沙、推一车土,甚至送一杯水。但岁月不饶人,我这把年纪,只能用我的讲台和知识,把子弟兵的抗洪事迹讲给孩子们听,将他们英勇无畏的抗洪精神传承下去。“易小平说。

说做就做。接下来的几天,一有空她就把自己的孙子,还有街坊邻居和朋友的孩子叫到一起,给他们讲“98抗洪”,讲李向群,讲子弟兵如何在激流中救人、如何用身体去阻挡洪水、如何冒着暴雨运送沙袋,如何踏着泥泞抢修堤坝……她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给解放军叔叔写封感谢信。
“电视里,看到解放军叔叔冒着大雨、蹚水背着瘫痪老人,在洪水中游向被困小孩,用身体封堵大堤决口。真的是太艰险了,看着就后怕!”荆门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李赫以前回家打开电视就是看动画片,很少关心洪水灾情,这次听了易老师的讲课,破天荒的调出新闻频道,却被一幅幅救援画面深深震撼。
李赫所说的用身体封堵大堤决口的事情是这样的:第五轮强降雨中,7月4日上午,钟祥市长滩镇廖台村一处子堤决口。为稳住水势以便顺利打桩,有子弟兵跃入水中,在齐颈深的急流中筑起了一道“人墙”,其他官兵挖沙取石,成功封堵决口,确保下游270余户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听了易老师的讲述,小学生李闻佩也想给解放军叔叔写了一封感谢信。他在互联网搜索近期湖北汛情时,看到“满是泥泞的堤坝上,解放军叔叔吃着馒头和干粮,睡在泥巴水里,靠着土墩睡着了”,特别是一幅解放军叔叔浑身泥巴、啃着面包睡着的照片深深打动了他。
李闻佩所说的这张照片是7月5日,武穴市太白湖河堤决口,堤内三个村庄3100余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中部战区某舟桥旅官兵连续奋战25小时堵决口。高强度持续作业后,战士们太累了,刚啃了一口面包就相互靠着睡着了。
金象小学四年级学生王春晓对解放军叔叔艰辛的了解更加直接。
7月1日凌晨,荆门遭遇暴雨,王春晓家所在街道附近的几栋居民楼出现地基塌陷和墙面开裂现象,人武部官兵和民兵应急分队不顾危险,趟过齐腰的深水疏散群众。 让王春晓印象深刻的,还有易老师拿给他看的一篇题为“一名代职干部的抗洪45小时”的新闻。
王春晓说的这名代职干部是京山县人武部代理副部长张继先。受连续强降雨影响,京山县白沙滩大堤出现决口,附近村庄水位不断上涨,张继先带领民兵应急分队发挥连续战斗的作风,不惧艰险,冲锋在前,连续40多个小时奋战在堤坝上,成功封堵溃口。
王春晓将这些都写进了感谢信中。春晓的父亲说:“现在,孩子经常在家说,长大也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去保卫祖国和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