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童保护家长课堂

防溺水演练
暑期来临,学生的安全问题让许多家长格外担忧。本文选取了较有针对性的女孩防性侵及男孩防溺水事故案例给大家以警醒。
女孩防性侵 不能言说的痛
2016年6月底某晚,犯罪嫌疑人蒋某、朱某、王某等将我市两名未成年人曹某(15岁)、李某(14岁)带至襄阳宜城,对两女进行性侵。曹某报警,目前襄阳市宜城区警方已受理此案。市妇联了解情况后,与襄阳方面沟通,申请协助处理女童侵权案件,督促相关部门快审快结,协助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安抚等善后工作。荆门市婚姻家庭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对受害人家属进行了法律解答,给予了维权服务。

针对女童保护,我市公益木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志愿者等付出了辛劳。2016年2月,荆门市义工联正式启动女童保护项目。项目启动以来,志愿者走进象山小学、石化一小、石化三小、团林小学和牌楼小学,开展了16场儿童安全自护教育,受教育儿童达1825名。志愿者讲师给孩子们讲道 :“隐私部位不可以给别人看也不可以给别人碰”,“不要跟陌生人走”,“生命安全较重要”,“遇到危险可以跑”……让孩子们提高安全意识。
今年6月23日,暑期即将来临之际,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在留守儿童比较多的江山小学对1—6年级的全体女生进行保护未成年人防性侵法制讲座,检察官用现实案例告诉孩子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预防中将伤害降至较低。
今年7月10日,女童保护家长课堂在市公益木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举办,市妇联、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和女童保护荆门小分队的老师一起,用丰富的图文信息和案例为家长们详细讲解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提升安全自护的意识。

据相关资料报道,2013年至2015年,据“女童保护网”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共968起。2014年统计报告中,受害的城镇未成年人高达409人,而农村未成年人171人。农村大量失去父母监管和保护的留守女童中可能有更多的受害者,只是在农村人们的法律意识更为淡薄,关注更少,更难以被发现,或者发现了家长觉得家丑不可外扬。
留守女童家庭性教育的缺失是原因之一。在“女童保护网”对363名受访小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有近四成家长从未向孩子讲过预防性侵害的知识。
留守女童如何预防性侵害?湖北省妇联2016年6月编印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手册(试行)》给出了小贴示:
有针对性地开展女童防性侵害教育,提高女童的防范意识。读初中的女孩子,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度,不要独自与异性外出等。家长要加强监护,避免女童独自在不安全的场所逗留。学校要加强对教学场所的管理,尤其是寄宿制学校。

防溺水,提高安全意识很重要
2015年9月,钟祥市4名初中生结伴到汉江游泳不幸溺亡,不幸遇难的学生均为2002年出生,全是留守儿童,生命已无法挽回,留给世人的是警醒。
“没有大人时不能私自下河游泳”“遇到求救者,找大人来帮忙,自己不要跳到水里去救人”“游泳前我们可以做这些热身运动,请跟我做”……6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志愿者赴我市蔡庙小学开展了防溺水等安全自护专题宣讲活动。
为了提高学校安全意识,暑期即将到来时,我市其他中小学也相继开展了防溺水相关教育活动。
胡集小学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所学校和留守儿童服务站开展了安全自护教育活动。
沙洋县实验小学在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举办了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进行了竹竿模拟施救、心肺复苏术的现场培训。学生主动参与,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做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为了增强学生的防溺水意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施救知识,钟祥南湖学校举行了防溺水安全演练。同以往防溺水演练不同的是,本次演练在情境的设置上更为逼真。演练开始后,各班派出3名共计45名学生分三组进行了“溺水”体验,接着演练了用棍棒、绳索等工具施救“落水学生”,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学习。
如何在游泳时将危险降到较低,部分学校负责人提出,中小学生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下进行游泳,游泳时要戴上救生圈,儿童绝不能私自下水游泳并前往深水区。(记者 吴兰艳 通讯员 何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