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让农村生活垃圾“颗粒归仓”

塑料袋、塑料瓶等生活垃圾遍布田间地头,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吹水淌这曾经是不少农村地区卫生环境的真实写照。而近年来,随着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卫生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越发秀美怡人。 7月8日下午,记

  塑料袋、塑料瓶等生活垃圾遍布田间地头,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吹水淌……这曾经是不少农村地区卫生环境的真实写照。而近年来,随着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卫生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越发秀美怡人。

  7月8日下午,记者在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麻城镇斗立村新农村社区看到,300多户居民集中居住在一排排靓丽的小洋楼里。每排居民楼前,3组绿色的分类垃圾桶整齐地摆放着,在红花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协调。这里还设置了6个勾臂式垃圾箱,用于集中收纳垃圾,装满了则统一转运到镇里的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非集中区的居民小组,则每组配备一名保洁员,修建了2—3个分类垃圾池,每天将垃圾统一清运到村里再集中进行处理。

  “以前村里每年在垃圾清理、卫生清洁方面耗资8万元,对于并不宽裕的村集体收入来说负担不小,而且效果还不够理想。”斗立村村支部书记阮永龙向记者讲述了该村在垃圾清运管理上的创新之举:今年起引入居逸物业公司协同管理,住户缴纳一部分物业管理费用,每平方米0.3元-0.5元,村委会前3年分别给予6万元、4万元和3万元的补贴。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还比较理想,得到住户的一致认同。

  斗立村是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根据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部署安排,2016年我市将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村300个。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村206个,其中京山县45个、沙洋县55个、钟祥市79个、东宝区15个、荆门高新区·掇刀区7个、漳河新区4个、屈家岭管理区1个,其余正在建设之中。

  除了示范村建设,我市今年还计划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0座、区域性生活垃圾处理厂3座。其中,京山县建成乡镇转运站8座、 区域性垃圾处理厂2座,沙洋县建成乡镇转运站4座,钟祥市建成乡镇转运站7座、区域性垃圾处理厂1座,东宝区建成乡镇转运站1座。

  在市政府督查室督察人员随机选择沙洋县进行抽查后,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了沙洋县官垱镇。在一片田间地头,沙洋县城乡管理综合执法局官垱分局局长姚金城指着不远处告诉记者,该处就是规划的镇级垃圾转运站和污水处理厂选址,面积7800平方米。预计年底可完成前期准备、招投标等工作,2017年建成。在转运站建成前,该镇目前每天约1.5吨的垃圾量差不多要拖运6车,到沙洋县集中进行处理;有了转运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则可以压缩成一车,同时实行密闭式运输,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后港镇,耗资180万元建成的垃圾中转站正在进行装修和设备调试,即将投入运行。该站日处理垃圾能力可达到50吨。

  记者了解到,像后港镇这样建成的乡镇垃圾中转站,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只有5座,仅占年目标任务的25%。其中京山县建成3座,5座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沙洋县还有3座没有开工;钟祥市7座乡镇中转站建成1座,开工2座,还有4座没有开工;东宝区1座没有开工。区域性垃圾处理厂建设方面,京山县2座(宋河镇、雁门口镇)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钟祥市1座(旧口镇)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

  “从目前整体进展来看,京山县完成情况比较理想,沙洋县和屈家岭管理区完成任务难度很大。由于各县(市、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县级财政预算资金偏低,导致区域性生活垃圾处理厂和乡镇垃圾中转站等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整体进展缓慢,示范村建设标准不高。”市城管局市容管理科负责人唐凡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此他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对全市推进情况开展季度性考核评比,加强督办检查,加快推进示范村、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区域性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章辉  通讯员 龚百龙  实习生 叶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263456/
1
上一篇两个人 一双手——记荆楚较美家庭何军权一家
下一篇 修复水毁工程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