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今年是大冶建市20周年 大冶“撤县建市”内情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张晗)2015年1月1日,是大冶建市20周年纪念日。 20年前,从酝酿、决策、申报到国务院批准,大冶县最终撤销,设立大冶市,从此揭开了大冶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1月底,由大冶市委宣传部、市作协联合组织编纂的大型报告文学集《

   

今年是大冶建市20周年 大冶“撤县建市”内情

今年是大冶建市20周年 大冶“撤县建市”内情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张晗)2015年1月1日,是大冶建市20周年纪念日。
  20年前,从酝酿、决策、申报到国务院批准,“大冶县”较终撤销,设立“大冶市”,从此揭开了大冶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1月底,由大冶市委宣传部、市作协联合组织编纂的大型报告文学集《一路走来》正式出版。它真实地记录了多年以来,大冶各条战线上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讴歌了大冶人民创造历史的精神风貌,生动再现了大冶建市20年来的光辉成就。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重在开辟未来。
  大冶撤县建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当我们站在时间标尺的节点回望这段历史,长达7年曲折艰辛的审批过程,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首次申请遇意外搁浅
   
  1986年,国务院颁发46号文件规定:“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人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设市撤县。”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冶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那一年,大冶县委、县政府对照设市标准,分析了全县发展趋势后,一致信心满满地认为“撤县建市”是大冶必然该走的道路。
  说干就干。随后,大冶县多次召集“四大家”开会商讨,统一思想,很快成立了相关领导专班,酝酿正式申请。
  1987年5月,春末夏初,万物都显得热闹活泼。根据安排,时任县民政局局长刘合贵率队前往孝感市考察学习“县改市”的经验。不料途中发生了一起意外的交通事故。
  当天,考察队乘坐的面包车与一辆货车相撞,车上人员不同程度受伤,有人甚至被告知要住院数月。这导致考察之行不得不中断。
  与此同时,黄石市政府收到大冶县的申请,但有关领导觉得大冶“撤县建市”的条件尚不成熟。于是,首次申请就此搁浅。而这一搁,就搁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
  根据省内一些县先后撤县建市的现实,以及大冶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大冶县委县政府决定将这项工作重新列入议事日程。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后,大冶县政府再次向黄石市政府提出申请。
  直到1992年6月,在黄石市政府办公会上,市民政局汇报了“撤县建市”相关问题,市政府同意了大冶的申报。
  得知这一消息,大冶全县立即重新启动“撤县建市”的工作。设市领导小组成员再次调整,由时任县委副书记祝金水任组长。此外,大冶县政府还组织专班前往已经设市成功的钟祥学习经验,并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重新起草设市申请。  
   
  得到省里“推进促成”的肯定
   
  时任大冶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冯声家,也是设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如今,冯声家已经退休多年。
  当年,得到市里同意,并将请示上报到省政府这个过程,冯声家都全程参与了。
  很快,《大冶县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的请示》完稿,大致内容由大冶撤县建市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和规划市区范围功能等三部分组成。
  1992年10月,黄石市政府同意并签发了文件,并将这个请示次上报到省政府。
  文件上报以后,冯声家和时任县民政局局长许乾胜等人就开启了“跟踪模式”,时刻密切关注着“上面的”动态。
  当时,省级的行政区划办理流程很复杂,需要经过省民政厅地名区划处审核,再到省民政厅审批,然后送呈省政府办公厅审核。接下来,还有一系列分管领导逐层审批,才能递交到国务院。
  1992年年底,冯声家、许乾胜前往省民政厅汇报情况后,省厅决定派人来大冶实地考察。考察结束后,省领导作出表态:大冶现有经济基础基本符合国务院颁布的设市标准,但这是有计划指标的,全国每年20个,全省每年只有1个名额,竞争十分激烈。
  为了争取主动权,时任大冶县领导抓住一切机遇,还与当时在中央相关部门工作的大冶老乡沟通,希望能尽快将大冶人民的心声反映到中央层面。
  随后,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回良玉亲笔签署——“……如审定具备国务院规定的撤县建市条件,应努力推进促成。”
  冯声家等人小心翼翼地将签有肯定意见的文件送达省民政厅,并完成了省级审批工作的个流程。
  第二年春天,大冶被要求重新向黄石行文请示,并要求附上所有相关指标数据,对设市的理由简单明了的解释。  
     
  首次在国务院“挂号”排队
   
  为了努力“推进促成”,大冶与黄石一起努力,开始踏上请示的“长征”之路。
  “当时省政府对要求设市的各县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序,大冶总体实力名列位。”大冶市党史办主任纪宏祺回忆,1993年6月,是大冶设市工作开展的第六个年头,请示首次跨出了湖北省,由省政府代拟上报到了国务院。
  然而事情并非想象中的顺利。从这年6月底到9月底,不到一百天时间里,相关工作人员曾先后多次赴京,大冶撤县建市的工作形势起起伏伏,令人牵肠挂肚。
  1993年6月23日,时任大冶县委书记周水舟率队首次赴京呈报文件。一行人一到北京,在京工作的大冶籍老乡纷纷前来看望,大家都表示要献计献策,为这件事出自己的一份力。于是,大家兵分两路,登门拜访相关部门领导,汇报情况。
  随后几天,周水舟一行先后登门拜访了宋平、伍修权、徐鹏航等领导,表达了心愿,希望能得到支持和帮助。
  经过多方引荐,周水舟获得机会向时任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汇报的机会。多吉才让听完汇报后,给周水舟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冶的县改市在民政部挂了号,排了队。”他还表示,希望加深对大冶的了解,希望大冶与民政部门要多接触、多联系。
  这趟为期13天的赴京行程,虽然精神紧张,行程匆忙,但大家一致认为收获颇丰,达到了预期目的。大冶县全体上下信心十足,一边积极对外申请,一边努力完善自我,在全县开展了市容市貌整顿工作。
  听说是为撤县建市添砖加瓦,大家都干得热火朝天。

#p#分页标题#e#

  遭遇举报 形势急转直下
   
  没过多久,民政部在北戴河召开座谈会。仅仅是听说座谈会可能涉及到撤县设市的内容,大冶县政府便立即积极争取机会,希望再赴北京。
  上世纪90年代初,交通尚不发达,大冶县领导一行乘长途车奔赴北戴河,拜会了相关领导。
  1993年8月初,在北京工作的几位大冶老乡电告大冶:民政部要求大冶按新的设市标准补充材料,主要内容是财政收入、人口指标、投资建设的重点骨干工程等。
  于是,冯声家等人再度赴京,递交补充材料。“大冶如果能挂上‘重点骨干工程所在地’这一条,就能享受‘适当放宽’设市标准。”冯声家一行带回这条重要的信息,也为大冶下一步工作找到了新的方向。
  经过各部门共同努力,很快就形成了3个补充材料:设市指标情况、关于重大骨干工程情况的补充说明以及大冶1992年财政收入情况的补充说明。
  9月下旬,时任县长张嗣义率队再次赴京。
  然而这一次,却遭遇了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
  时任民政部一名审核负责人告知,较近有人向中央写举报信,说大冶的申报材料不符实。另外,根据较新会议精神,重点骨干工程里必须要有计委认可盖章,因此,所有申报材料需要逐级重新申报。
  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让大冶“撤县建市”的工作形势急转直下。  
  
  设市工作柳暗花明成功在望
   

  一切似乎回到了起点。
  但是已经走到这一步,没有人愿意半途而废。
  组织人员夜以继日重新起草各类文件,时任县长再次签发《大冶县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冶县设市大冶市的请示》。然后,经过逐层递交,省政府第二次向国务院呈报相关请示。
  1993年10月2日,冯声家随着“大部队”又一次赴京。这次大家兵分多路,分别在各类档案馆中找到了足以佐证大冶确实属于重点骨干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资料。“比如大冶铁矿、灵乡铁矿、铜绿山铜矿等等。”终于,冯声家一行在复印件上成功加盖了计委档案室公章。
  就在大家以为万事俱备时,“举报信”一事却没有被忽略掉。
  “如果不能迅速调查,澄清事实,大冶设市很难成功。”民政部负责人一语吓坏大冶人,设市工作的前期努力可能会功亏一篑。
  1993年的整个10月份,大冶县、黄石市都在积极调查“举报信”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举报信反映大冶虚报人口和财政收入一事均不属实,完全可以否定。大冶县急忙派人前往北京澄清事实。
  到了10月底,撤县建市工作终于迎来柳暗花明。
  当时,中央相关部门领导一行到湖北视察工作,大冶县政府抓住机会,诚恳邀请他们到大冶来看看。
  时任民政部副部长阎明复一行参观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后,又听取了大冶县委县政府有关情况的汇报,表示大冶撤县建市问题不大。
  汇报会结束后,县领导请阎明复题词,他欣然同意,挥毫写下“改革开放,繁荣大冶——祝贺大冶设市”。
  这句话令在场的人无比激动,大家相信,大冶撤县建市已经成功在望。
  
  好事多磨终于迎来胜利喜悦
  
  虽说好事多磨,但正式批文一天没有下达,大冶人民的心就每天都是悬着的。
  文件与报表数字相矛盾,需要核实重报;负责办理文件的负责人出差在外,要第二年元月后才回来;国务院秘书局要求民政部重报说明材料;被告知决定放一段时间再批……
  频频出现的大小情况,让每个人的心都不踏实。 
  “来京又近一个星期,开始心情愉快,气氛较活泼,如今仍不见佳音,心情又较烦躁和复杂,此事为何如此复杂,如此坎坷……”冯声家在日记本里记下了当时自己的焦虑心情。
  由于批文短期内拿不到,而春节又临近,一行人只好“打道回府”。
  “批啦,批啦!批准啦!”1994年2月14日,春节过后天上班,就从北京传来喜讯:大冶县改市已被国务院批准。
  “大家都开始放鞭炮,每个人都特别兴奋。”已退休的原大冶市人大副主任张先金,至今无法忘记那天县政府大院内一片欢腾的场景。
  这份历经7年才收获的喜悦来之不易。
  2月下旬,冯声家同领导一起赴京拿回大冶撤县设市的正式批复,标志着有1027年建县历史的大冶已成为历史。大冶从此迈进了城市化、现代化的新纪元。
  1995年元旦,是大冶举行建市庆典的日子。“热烈庆祝大冶市成立”、“让大冶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大冶”的标语挂满大冶街道,房屋建筑满是彩旗和霓虹灯,大冶北门剧院里里外外人山人海。
  庆祝大会上,黄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向大冶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授牌。当晚,青龙山公园和北门剧院热热闹闹地举办了歌舞晚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转眼20年,大冶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冶地方财政收入由不足一个亿增长至54.13亿元(2013年),城区人口翻了近4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未来,大冶这颗镶嵌在长江上的明珠,一定会迸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片均由大冶市党史办提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2447/
1
上一篇平均年龄近64岁,几乎都不会说英语 黄石“五姐妹”自驾3000公里环游澳洲
下一篇 《备年货 迎新年》第二季——土 没点儿乡间小吃,过年总差点味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