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石春兰:将土特产店生意做大

本报记者 程长珠 文/摄 十几个平方的铺面,空中、地上、货架全都摆放满了物品,人在其中显得有些拥挤。就是这样一间小小的土特产店子,被石春兰夫妻俩悉心经营了17年。尽管这些年市场竞争激烈,但她们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大冶余府路

本报记者 程长珠 文/摄

十几个平方的铺面,空中、地上、货架全都摆放满了物品,人在其中显得有些拥挤。就是这样一间小小的土特产店子,被石春兰夫妻俩悉心经营了17年。尽管这些年市场竞争激烈,但她们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大冶余府路的春兰土特产店,店门口停放着一辆小车,石春兰正在往车厢里搬运货物。石春兰告诉记者,“这是一位老顾客,今天他专程开车过来,为他公司员工买了不少土特产。”
48岁的石春兰是大冶罗桥人,说话泼辣,做事痛快。1999年,她与丈夫詹干申商量,将辛苦攒下的一点积蓄全拿出来,来到大冶当时比较繁华的余府路开了一间杂货店。“当时主要卖米、面、油、酒、牙膏、牙刷、肥皂等商品,兼营当时很受市民喜爱的那种瓦罐装的毛铺辣椒。”石春兰说,由于自己卖的是一些日常居家生活用品,不但没有赚到什么钱,而且生意也很差。“当年我都跟丈夫商量好了,等挨过了年就关门大吉不干了。没想到,年底那阵子,那种瓦罐装的毛铺辣椒卖得很好。”
“既然毛铺辣椒这么好卖,那何不干脆专门卖这种东西?”石春兰先将那些滞销的日用品都挪到店里一个角落放着,腾出地盘来,进了很多毛铺辣椒,还让丈夫租车专程到灵乡的谈桥公社进了一些谈桥豆豉一起卖。
“其实,可以说,我们夫妻俩是通过卖辣椒起家的。”这时,正在一旁忙着整理货物的詹干申微笑着对记者说道,“如今,我的店里除了卖金柯辣椒外,还有中国劲酒、阳新的富川山茶油、大冶的灵溪豆豉、真有味牛肉酱、黄金湖藕带、风干鱼等等,这些土特产逢年过节的时候特别俏销。”
对经销的商品,承诺保证质量,不满意退货,或者换货。石春兰说,“顾客对你的信任,不是对你的了解,而是对你商品的了解。所以,我每次进货都是亲自把关。”
石春兰接着说,进货时,批发商常常怨她,“别人都没有你这么挑剔”。她总是笑着对批发商说:“我还要先吃这些东西,如果有质量问题我还要找你退货呢!我这样对顾客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石春兰就这样靠诚实守信,对顾客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亲人一样,迎来了众多的回头客。
说起她们的新年愿望,石春兰露出灿烂的笑容,说,这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她们的店子在这条街经营了17年,她们还想继续做下去,继续为这些年来一直支持和信任她们的顾客服好务。“2015年,想在大冶的那几条繁华街上盘下一家更大的店子,开一家分店,为更多市民带来便利,将生意做得更大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2332/
1
上一篇男子走了1个多月来大冶 无家可归变流浪汉
下一篇 “卖报九姑”的良心报摊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