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邓晶龙 这两天,老年人+公交车成了新闻热词,北京刚刚宣布取消老年人免费乘车优惠,将暗补变明补,新政策有人叫好有人反对。前天发生在天津的一起公交车意外事故则让人颇为遗憾,起因据说是老年乘客坐过站怒抢方向盘。老年人坐公交,怎么老出新闻呢?
前天下午,有网友在微博爆料,说一辆公交车在南开区一个公交站附近失控,撞上一辆私家车,导致车门被撞后严重变形,车上一名女子受伤,所幸公交车上无人受伤。现场知情人接受采访时说,当时一位大爷坐过站,想让司机开门,经过一番口角争执后,司机不情愿地打开车门,老人却不买账,结果意外发生。
公平地说,公交车上的司乘矛盾很常见,并非都与老年人有关。不过,在各地普遍推行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待政策后,公交客流激增,也确实引发了个别司机和乘客对老年乘客的怨言。若因琐事引发口角,就可能进一步发生冲突。上网搜索可知,老年人抢方向盘导致意外的公交事故,在天津及外地均曾发生过。
细究类似事故的过程,一些老年乘客确实有错在先,又意气用事。要么是非站停车,要么是前门下车,要么是帮年轻人刷老年卡,公交明明有要求,不少老年乘客置若罔闻,非要司机迁就,恨不得把公交车当私家车使。倘若司机不从,有的老年乘客张嘴就骂,往往引发口角。
应该说,这样的行为十分危险,对自己和车上的乘客都很不负责任,行为严重者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因此,从老年乘客的角度来说,应该加强自律,尊重公交规则,即便对司机有意见,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向其所属车队或客运管理部门反映,不必意气用事,以免害人害己。
但是同时,也不难看出,一些司机在面对老年乘客的要求时,往往回应简单粗暴,很容易激化矛盾。作为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公交车司机理应更好地服务各类群体,即便是老年人要求不合理,如果能多一点耐心、多一些礼貌用语、多做些解释说服,本来就不大的事情,可能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当然,想从根本上解决公交车上的类似矛盾,不能光靠文明自律,还应该大力宣传和强化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乘坐公交车必须遵守基本规则,无理要求免开尊口;乘客违反法律,给公共财物和他人生命安全带来危害,该负法律责任的也必须负责任,不因年龄搞特殊,不能一句批评教育就了事。长此以往,很多矛盾才能从源头化解。多一些理性,就能少一些遗憾和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