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民防恐手册:小心昼伏夜出的 垃圾异常的

报警时要描述清楚地点、时间和对方衣着打扮等。遇有匿名威胁爆炸或扬言爆炸应迅速撤离,并用照相机或摄像机“记录”现

公民防恐手册:小心昼伏夜出的 垃圾异常的

公民防恐手册:小心昼伏夜出的 垃圾异常的

防恐手册正在发放。

公民防恐手册:小心昼伏夜出的 垃圾异常的

报警时要描述清楚地点、时间和对方衣着打扮等。

公民防恐手册:小心昼伏夜出的 垃圾异常的

遇有匿名威胁爆炸或扬言爆炸应迅速撤离,并用照相机或摄像机“记录”现场。

公民防恐手册:小心昼伏夜出的 垃圾异常的

地铁内爆炸起火应迅速按下列车报警按钮,并利用车内消防器材灭火。

公民防恐手册:小心昼伏夜出的 垃圾异常的

地铁上遇枪击,要快速蹲下,双手抱头。

公民防恐手册:小心昼伏夜出的 垃圾异常的

爆炸物可能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娱乐场所、标志性建筑物、行李包裹内。

公民防恐手册:小心昼伏夜出的 垃圾异常的

遇到纵火袭击,忌盲目呼喊、惊慌失措、乱开门窗、留恋财物。

  ■ 假如你在砍人、爆炸等暴恐事件的现场,你会采取什么行为?

  A 围观事件进展的情况

  B 拿出手机拍照发微博

  C 时间报警

  D 在现场找遮掩物躲避

  E 迅速逃离现场

  F 呆在原地大声喊叫救援

  G 寻找防身武器与暴恐分子周旋

  H 发动身边人共同制止暴恐分子

  这是一份公众反恐意识调查问卷中的多选题,你知道正确答案吗?不清楚?没关系,从今日起,有较新版的官方“防恐”手册教会你。

  昨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反恐办联合举行2014版《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发放活动。此次活动由反恐办统一部署,在北京、北京、广东、、新疆等地同步举行。

  相较2008版《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手册主要增加了恐怖活动相关概念,以及遇到刀斧砍杀和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恐怖袭击的应对措施,图文并茂,内容更加丰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特别是指导公众在防范、应对恐怖袭击和突发事件时,如何采取正确措施逃生避险,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较大限度降低危害。

  此次活动现场不仅进行了新版手册的发放,还同时举行了反恐防范、应急专家咨询活动,公民反恐意识现场问卷调查,派发《广东省公安厅关于公民举报暴力恐怖违法犯罪活动线索奖励办法》,播放反恐防恐宣传视频,并展示了部分反恐装备。

  广东省、广州市反恐办,省、市公安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发放活动。

  怎么辨

  如何判断化学袭击

  ● 异常气味。如大蒜味、苦杏仁味等。

  ● 异常现象。如大量昆虫死亡、异常的烟雾、植物的异常变化等。

  ● 异常感觉。出现不适感,如恶心、胸闷、惊厥、皮疹等。

  ● 异常物品。如发现被遗弃的防毒面具,桶、罐和装有液体的塑料袋等。

  如何识别可疑爆炸物

  在不触动可疑物前提下

  看

  由表及里、由远至近、由上到下无一遗漏地观察,识别、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

  听

  在寂静的环境中用耳倾听是否有异常声响。

  嗅

  如黑火药含有硫磺,会放出臭鸡蛋(硫化氢)味;自制硝铵炸药的硝酸铵会分解出氨水味等。

  遇匿名威胁爆炸或扬言爆炸怎么办

  信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能心存侥幸。

  细

  细致观察周围发生的可疑人、事、物。迅速报警,让警方了解情况。

  记

  用照相机或者摄像机等将“现场”记录下来。

  如何识别可疑人物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会有一些异常举止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如:

  ● 神情异常。神情恐慌,东张西望。

  ● 着装异常。穿着打扮与常人明显不同。

  ● 物品异常。携带管制刀具、斧头以及类似爆炸物等危险物品。

  ● 行为异常。反复在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党政机关办公区附近逡巡观察。

  ● 貌似嫌疑。长相疑似被通缉的嫌疑人。

  如何从租客中发现可疑人

  ● 作息异常。昼伏夜出,作息时间反常。

  ● 屋内异常。房屋内有异常声响、气味。

  ● 垃圾异常。常出现非生活垃圾。

  ● 交往异常。交往复杂、异常。

  ● 物品异常。常携带异常物品出入。

  发现可疑人怎么办

  ● 保持镇静。不要引起对方警觉。

  ● 迅速报警。直接拨打110。

  ● 牢记特征。尽可能记住嫌疑人及交往人员体貌特征,在确保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可用手机对人和物品进行拍照。

  ● 确保安全。做好自身保护,防止被发觉。

  如何识别可疑车辆

  ● 状态异常。旧车无牌照或遮挡车牌、车窗门锁有撬压损坏痕迹、车体损伤异常、夜间停车长时间着车熄灯。

  ● 停留异常。在禁止停车的水、电、气、热等重要设施附近以及繁华路口、转弯处停车。

  ● 人员异常。乘车人员较多,神色惊慌、东张西望,见到有人接近刻意躲避。

  ● 行驶异常。在非机动车道区域快速行驶,行驶轨迹左右摇摆、忽快忽慢异常行驶。

  ● 物品异常。车内装载物品属于易燃易爆、易挥发、易腐蚀等危险品,大量管制刀具,物品包装异常等。

  怎么办

  专题撰文 记者李 栋 实习生谭嘉伟

  通讯员卢勇、刘志荣 除署名外

  专题摄影 记者莫伟浓

  遇刀斧砍杀不要停留观看

  ● 快速跑开。看到有人手持刀斧砍杀时,不要停留观看,丢弃携带物品,迅速跑开,远离手持刀斧的人。

  ● 迅速躲避。利用身边的建筑物、树木、车体、围栏、柜台等物体进行阻挡躲避砍杀,与其拉开距离。

  ● 奋力反抗(自卫)。在无法跑开或躲避时,联合他人,利用随身携带物品(手提包、衣服、雨伞等)和随手能够拿到的物品(木棍、拖把、椅子、砖块、石头和灭火器等)进行奋力反抗(自卫)。

  ● 及时报警。拨打110报警: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多少人在持刀斧砍杀人、歹徒的基本体貌特征。

  ● 自救互救。到达安全区后,及时检查是否受伤,及时实施自救互救。

  ● 事后协助。积极向警察提供现场情况,协助警察调查。

  遇驾车冲撞碾轧向两侧跑

  ● 迅速躲避。看有车辆冲撞碾轧过来,要迅速向两侧跑开。

  ● 及时报警。拨打110报警:什么时间、地点、车在冲撞碾轧人。

  ● 自救互救。到达安全区后,及时检查是否受伤,发现受伤自救互救。

  ● 事后协助。积极向警察提供现场情况,协助警察调查。

  隧道内起火严禁车内避难

  当驾驶车辆在隧道里通过时发现前方有异常火光和烟雾,应当马上刹车观察,注意关好门窗。

  ● 冷静寻找避难场所。隧道里设计有避难场所或安全通道,要找较近的避难场所避难或从较近的安全通道逃离火场。

  ● 严禁在车里避难。隧道火灾中火势发展蔓延得很快,不要有侥幸心理,要立即下车逃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亡。

  被挟持别反抗手机调静音

  ● 沉着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

  ● 服从命令。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要缓慢。

  ● 隐藏求救。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信工具,及时把手机调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110)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

  ● 牢记情况。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便于事后提供证言。

  ● 配合解救。在警察发起突袭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

  遇枪击时迅速寻找掩蔽体

#p#分页标题#e#

  ● 位置。掩蔽物较好处于自己与恐怖分子之间。在公交车上遇到枪击时,迅速低头掩蔽于前排座椅后或蹲下、趴下,不要站立;在地铁上遇到枪击时,要快速蹲下,双手抱头,尽可能背靠车体,或者趴下,不要随意站起来走动;在大型商场遇到枪击时,快速降低身体姿势,利用柜台和衣柜躲避,迅速向紧急出口撤离。来不及撤离就近趴下、蹲下或掩蔽于掩蔽物后、等待救援;在宾馆饭店娱乐场所遇到枪击时,要快速趴下或蹲下,掩蔽于桌子、沙发、吧台、立柱等下面或后面,在室内听到外面枪击声,不要出来观看,及时躲避在沙发后面或床侧面,不要躲避在门后或衣橱内。

  ● 质地。选择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如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木门、铝制门、垃圾桶、灌木丛、花篮、柜台、场馆内座椅、汽车门和尾部等虽不能够抵挡子弹,不能作为掩蔽体,但能够起到掩蔽作用,使恐怖分子在时间不能够发现你,为下一步逃生赢得时间。

  ● 体积。选择能够挡住自己身体的掩蔽物。有些物体质地密度大,但体积过小,不足以完全挡住自己的身体,就起不到掩蔽目的,如路灯杆、小树干、消防栓等。

  ● 形状。选择形状易于隐藏身体的隐蔽物。掩蔽体形状规则,就容易躲避子弹,隐藏身体,如立柱;不规则物体容易产生跳弹,掩蔽其后容易被跳弹伤及,如假山、观赏石等。

  遇化学袭击要远离污染源

  ● 尽快掩蔽。利用环境设施和随身携带的物品掩蔽身体和口鼻,避免或减少毒物的侵袭和吸入。

  ● 寻找出口。远离污染源的方向,尽量向着与风向垂直的方向,迅速有序地撤离。

  遇核与辐射袭击掩住口鼻

  ● 有序撤离。尽快有序撤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远离辐射源。

  ● 及时防护。利用随身携带的物品遮掩口鼻。

  遇到纵火

  有七忌

  忌惊慌失措

  忌盲目呼喊

  忌留恋财物

  忌乱开门窗

  忌乘坐电梯

  忌胡乱奔跑

  忌轻易跳楼

  公共场所

  有四宝

  报警开关

  在公共场所,均有红底黄字的“报警开关”标志,箭头指向位置即按钮位置,下推为报警电话。

  灭火器

  走廊配有干粉灭火器箱,上面贴有红色“灭火器”标志。

  安全出口

  楼层内设有事故照明灯,可见清晰的“安全出口”标志。

  消防设施

  在走廊或者楼梯有消防栓,附近配有消防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180/
1
上一篇“麦大叔”“肯大爷”为何变坏?
下一篇 上海福喜质量部经理被约谈 称高层授意用过期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