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张平 近日,南京一女子赤身裸体跳河,一男子跳下救人,待人群散去悲剧了,现场图片显示,一黑衣男子确系正在攀爬两米多高的垂直河岸,岸边无人上前帮助。有网友发表图文微博爆料,“大家都去围观裸女了,那个救人的哥们,大冷天的,也没人拉他一把。” 随后,该男子在QQ空间回忆了救人一幕,虽然有财物损失,但“做自己,一腔热血,何患得失。”
“裸女”、“见义勇为”两个词条,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二者要说有共性,应该都能引得公众聚焦,造成围观效应。当二者机缘巧合地偶遇,一些围观者从容地选择“裸女”嘘寒问暖,而见义勇为的“救人哥”在围观者的视野中“被离开”。消息一出,网络哗然,舆论汹汹,批评和质疑的声音直指公共道德。然而,有图未必有真相,“没人拉一把”单纯依靠一张图片似乎很难板上钉钉。或许人们只顾及轻生裸女,救上岸来急于为其穿衣蔽体,没来得及顾上在河床苦苦挣扎的“救人哥”;或许“救人哥”功力深厚,婉拒他人帮助,攀爬2米河床不费吹灰之力,而偏偏这个悬于河床的瞬间被抓拍。善意的揣度不是没有可能,不问青红皂白,仅凭一张图片乱丢道德棍棒显然有失理性。
平心而论,“见义勇为”往往伴随着突发情形,要求围观者有多高的应急意识,并恰当施救未免有些吹毛求疵。不具备施救条件自然不建议盲目营救,然而可怕之处就在于一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围观跳楼还怂恿的、围观火灾堵塞交通的,种种围观,受害者、施救者很受伤。这些人的看客心态往往将自己置身云端,对身陷险境的救人者更是“浮云遮望眼”。但就新闻图片来看,围观者究竟是不是看客,怀着怎样的心态,是不是纠结于“裸女”,意在窥探隐私,甚至发微信传朋友圈,目前来看,很难下结论。
值得庆幸的是,“救人哥”在QQ空间的感怀,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温暖。见义勇为也正是因为“救人哥”们朴素无私的情怀滋养着社会进步。“救人哥”之所以救人,并不是对感激的期盼,也不是要与围观者辩出个高低长短,壮举遵从于内心,缘于生命的敬畏和心底的良善。“救人哥”的“一腔热血”为社会注入了更多温暖,见义勇为并不因“裸女”而尴尬,反而无声地提醒人们别当“下一个围观者”。说到这里,多年以后回想救人义举,还会依然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