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考没考到“A” 高考“逆袭”成状元——专访2016年黄石高考文科

[db:摘要]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孙成香/文 鄢巍/摄)
  
  状元档案
  姓名:杨思睿
  年龄:18岁
  毕业学校:黄石二中
  报考院校:北京大学
  高考分数:语文131分,数学138分,英语144分,文综227分,总分640分。
  兴趣爱好:打网球、游泳、拉二胡、看书。
  
  戴着牙箍,扎着马尾辫,1米63的个头,秀气又漂亮的杨思睿绝对是气质女神,文艺范又清新的她一开口就透露出鬼马性格。“我高中三年就考了两次,一次是刚上高中的次月考,一次就是高考。”杨思睿说完自己都笑了,次是一鸣惊人,这一次是完美收官。
  三年前中考成绩“A”(全市前200名成绩为A)都没考到,自主推荐招生也没有考进黄石二中理科实验班,这样的她是如何“逆袭”成全市中考文科状元的?
  
  中考成绩“A”都没考到
  
  杨思睿这个文科状元在班主任胡华清看来是预料之中,可却在杨思睿的预估之外。“要知道我的中考成绩连‘A’都没考到。”杨思睿说,她初中在黄石八中读,当年八中20余名学生考黄石二中自主招生理科实验班,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考上的。
  “当时很失落,爸爸和妈妈都是医护人员,希望我学理科。”杨思睿说,她从小喜欢数学,一直也想读理科,学奥数的时候就不想输给那些男孩子,感觉做题是很快乐、很奇妙的事情。可是阴差阳错,较后进了二中文科实验班。
  杨思睿进入高中一个月后的次月考,成绩出来后惊呆了,竟然考了全年级名。“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杨思睿称,那次月考给她的高中学习带来了很好的开端。
  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她一直保持在年级前10名。
  
  学习有方法爱“刨根问底”
  
  从中考成绩“A”都没考到逆袭为2016年全市中考文科状元,杨思睿的学习有很多方法,但在班主任胡华清眼里较赏识的就是她对知识的“刨根问底”。
  现在很多人对文综有误解,好像只要会背书,就能考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想学好文综,需要更广泛的知识涉猎、思维逻辑的联系。”
  为了学好文科,杨思睿给自己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法:比如地理,除了课本,她一口气买了6本《中国国家地理》,然后做摘抄和知识串联;还喜欢看古典书籍,查阅各种历史概念。
  在高考前三个月,她的数学常犯一些连加减号都看错的低级错误,后来她就将自己犯的错误总结下来制成一张纸条随身带着,每次考前看一遍,大大降低了出错率。
  为学好英语,杨思睿每天都听10分钟的《美国之声》,培养语感,更是训练听力。
  如何让自己听课注意力更集中,杨思睿是这样做的,思维要比老师还要活,要学会在老师的讲课中找问题,给老师“找茬”。此外,在学习上还要比老师领先一步,简单说就是要提前预习功课。
  任何方法对学习来讲较重要的是态度,“如果我不能100集中精力,那我就尽量做到80。”
  
  想报北大暑假要自学高中理科
  
  “没有当初与理科错过,就没有今天的成绩了。”胡华清老师幽默地说,20多年的教书生涯,多任状元的班主任,优秀的学生绝不是只有小聪明,她们有目标,更会为实现梦想坚持不懈,杨思睿身上就有这样优秀的品质。
  杨思睿经常提问题把老师问倒,思想非常有深度。胡老师称,杨思睿对学习不是浅尝辄止,非常有深度和广度。学习首先就是要坐得住板凳,更不能读死书,要让知识转化为能力。
  胡老师的教育理念对杨思睿影响很大,“我不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考高分,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杨思睿已通过了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但她自己的理想还是北大。对于接下来的暑假,杨思睿的计划也排得满满的,但有一项学习任务是她排在位的。#p#分页标题#e#
  “暑假自学高中三年理科教材。”杨思睿说,打算大学要辅修一门理科专业,实现家人和自己的理科梦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030211/
1
上一篇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要求全市各级党委集中收看 电影《刘伦堂
下一篇 喜欢“胡思乱想” 爱组装无线电——专访2016年黄石高考理科状元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