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强筋壮骨” 阳新32个“三类村”焕发生机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易木生 通讯员 向能来)对于地处海拔540米的阳新县排市镇陈山村来说,暖阳并没能驱尽漫山的寒雾。 2015年元旦节当天,陈山村的第一书记、阳新县科技局局长邢宏平特地起了个大早,赶到陈山村,向党员和村民代表汇报挂点驻村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易木生 通讯员 向能来)对于地处海拔540米的阳新县排市镇陈山村来说,暖阳并没能驱尽漫山的寒雾。
  2015年元旦节当天,陈山村的“书记”、阳新县科技局局长邢宏平特地起了个大早,赶到陈山村,向党员和村民代表汇报挂点驻村以来的工作。“要体现带领陈山发展的诚意,要展示带领村民致富的决心。”邢宏平说。
  “过去的一年,我们村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经过村民共同努力,加宽了村里较好进山的公路,强化了临深谷公路的防护措施,拉通了网络、有线电视,每公里安装了20盏路灯,建起了标准化的村级卫生室,扩建了村委会门前的600米街道并种上了绿化树苗,维修老下水道800米,新建下水道130米,建设百亩银杏园,栽种300亩杉树、300米油茶……”
  62岁的老党员戴征崇巴掌拍得老响,“照着这个路子走下去,日子就有奔头了。”
  当天,邢宏平不是较好一个下村“汇报”的“书记”。据阳新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兼任“三类村”书记的县直科局的32位党政主职,目前已全部下村,走访农户、调查研究,总结2014年工作,部署2015年工作规划。
  在阳新,软弱涣散村被称为“三类村”,这类村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建设不牢。为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上半年,阳新县委把“三类村”整顿当作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三类村”党组织制度,明确了15名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挂点“三类村”,对“改什么,怎么改”进行登记,并明确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
  同时,32名县直科局主要负责人被选派到“三类村”担任“书记”,并要求“书记”每月到村指导不少于3次,每年蹲村不少于30天,指导督促抓班子、强管理、谋发展。同时,县委定期召开“书记”工作例会,听取情况汇报,分析存在问题,研究相关对策,并把整顿“三类村”工作纳入党建考评和年度考核。
  此外,县委还对“三类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对思想保守、能力不强的干部进行撤换。目前已调整“三类村”“两委”班子成员15人,其中调整村支书8人。已引荐10名成功创业人士、4名镇机关优秀干部、离退休干部回村任支书,12名农村致富能人补充进入村“两委”班子。
  据统计,一年来,32个“三类村”新发展产业项目110个,培植430个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专业户,带领6100多村民脱贫致富,“三类村”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0148/
1
上一篇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下一篇 6人获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