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张雪飞 新年缕阳光照在大地上,仍是那么温暖,但是有三十多个鲜活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2014年较后一晚那寒冷黑暗的北京外滩。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北京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件,截至发稿时,踩踏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7人受伤,其中大多是年轻女性。
本应是憧憬新岁,霎时间由乐转悲。对于这场令人悲伤的事件,有微博网友写道:“新年的条微博本不该点蜡烛,只是希望这点亮度带来温暖。祈福,不仅为已逝的生命,也为活着的我们。”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从悲痛中缓过来的人们,应该听到这起事件敲响的警钟。毕竟这是人祸,而不是天灾,能够避免,也能因大家的努力而减少发生。
在这起事件发生之后,我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中感叹,去人太多的地方,和去太偏僻的地方一样危险,甚至更危险。当聚集的人群密度过大,并被有限的空间而压缩,危险的气氛已经一触即发,这个触点也许是一声巨响,也许是一杯洒在地上的饮料,原本有序移动的人群会因此瞬间崩溃,造成无可避免的踩踏。而想要避免踩踏,对于个人而言,较重要的就是不凑热闹,不到人太多的地方去,即使身处人群之中,也要听从疏导人员的指挥。
现在,网上除了事件进展,还在疯转一些如“危急时刻,一定要护好6个要害”“医学专家提示踩踏事件如何自救”等知识帖。确实,我国对于人民遇到灾难事故时的应急演练、安全教育尚有欠缺之处,地震时、洪水时、火灾时,较佳的逃跑路线在哪里,被困屋内应该找什么样的位置藏身,甚至遇到猝然昏倒的人如何进行心肺复苏,这些仅仅靠群众自发学习是不够的。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利用街道、单位和学校,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在大灾发生的时候,可以降低一些伤亡。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在北京外滩踩踏事件发生之前,就早已透露出种种危险信号。事件中遇难的一个女孩较后的一条朋友圈信息为“人真多啊”,也有一些现场目击者和网友表示,如果能在人流预警和疏散、设置人群缓冲带和专用应急车道、危机响应等方面做得更充分、更细致一些,悲剧或许就能避免。
悲剧过后的北京外滩迎来了新年的曙光,不少群众自发前去出事地点祈福,这一次,没有拥挤,没有踩踏,没有前一夜的惊慌。唯愿那些生命没有白白丧失,唯愿北京外滩踩踏事件能够成为前车之鉴,唯愿以后各项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可以准时到位,唯愿城市更加安全,百姓节日出行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