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津今起实施“一照一码” 企业有了唯一“身份证”号

天津网 讯 天津日报记者 苏晓梅 “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是将由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分别核发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改为由登记机关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与本市已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三号”登

  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 苏晓梅 “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是将由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分别核发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改为由登记机关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与本市已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三号”登记模式有较大不同。总之,过去申请人到三个部门分别办理方式已转变为“一站式”审批方式。

  8月31日起,本市正式实施企业设立“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实行源头赋码、信息回传的“一次审核”登记模式,企业申请注册登记,由登记机关核准并直接赋码,打印“一码”营业执照,企业就拥有一个“身份证”号码了。未来,企业的信用信息情况可凭这较好的“身份证”号查询到。

  “以前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向不同部门反复提交相同资料,现在只需向工商部门一次性提交,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执照上只有一个各部门共同认同的码,以后到不同部门办事,不用记三个码,也方便了企业。”盛世美佳贸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潘宁,从河西区行政审批中心拿到营业执照后表示。

  河西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科副科长赵晶介绍,“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是将由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分别核发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改为由登记机关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与本市已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三号”登记模式有较大不同。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行“一窗收件、联合审批、信息共享、颁发一证”审批模式,按照市场监管、国税、地税审批职能,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一,向市场主体颁发加载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其主要特点是在不改变各部门审批职能基础上,将过去申请人到三个部门分别办理方式转变为“一站式”审批方式;通过实行网络传递审批信息将过去三个部门接力式审批变为联合审批,用网络传递代替申请人跑腿。

  而“一照一码”登记制度,一是源头赋码,按照规定统一编码规则,在企业注册登记时发放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形成准入登记与赋码同步完成机制;二是规范流程,统一登记条件和程序,规范提交材料,整合申请表格,登记机关完成注册后,直接核发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及时依法公开企业登记信息;三是数据共享,各级登记机关办理注册登记并赋统一代码后,将统一代码及相关登记信息,通过全市统一信息交换平台实时传输至税务部门和统一代码数据库;四是颁发一证,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不再发放,营业执照是企业主体身份的较好合法凭证,改革前需企业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办理的相关手续,现在凭营业执照即可办理。

津今起实施“一照一码” 企业有了较好“身份证”号

  从“三证合一”到“一照一码” 

  据介绍,本市今年3月20日率先在省级层面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共颁发“三证合一”营业执照5.8万张,取得较好政策效果。在此基础上,6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明确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改革方案以及时间进度,要求工商部门今年10月1日起实施。6月国务院又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2015年底前在全国全面推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为此,本市8月31日起提前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改革实施将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较大限度减少重复性审查,大幅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对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大众创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把原需要办理的三个审批归并为一次审批,有效推动市场准入工作整合归并和各部门信息共享,使市场准入流程更便利、高效,行政管理体制更科学、集约;二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实施促进了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统一代码为标识的信用信息系统,改变企业代码不统一的现状,实现管理从多头到统一转变、资源从分散到统筹转变;三是减少企业办事环节,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实现一个部门受理审核,多个部门信息互认,避免申请人多次提交要件,申办多种证件,也避免审批部门重复劳动,既减轻企业负担,也节约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51313/
1
上一篇公积金贷款新政:首套还清后二套首付比例降至2成
下一篇 烧烤店私搭乱建占道经营污染环境被投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