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殷祖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出新路径

■通讯员 卢正利 胡锐华 段久文 文/摄

洁净村道、美化庭院、改造厕所……近阶段以来,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百日攻坚战正在殷祖镇加速推进,并走出新路径。
  
  危房废宅,建成“后花园”
  
  10月17日上午,巴庄村石谷英湾一处约50平方米的小菜园里,一位老婆婆正在菜地里摘菜,准备午饭。小小的菜地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栽种着白菜、萝卜等不同的蔬菜,长势喜人。村党支部书记石志宇介绍,这里原先是杂草丛生的废弃宅基地,如今变成了养眼又实用的经典小菜园。
  今年以来,殷祖镇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针对“农村危房拆除后变成空地,空地闲置久了,杂草丛生,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状况,出台支持政策,鼓励群众利用废弃宅基地,建设“小三园”,即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
  据该镇主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党委委员罗振龙介绍,为推动“小三园”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美丽庭院”,镇政府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坚持政府发动、干群联动、示范带动、村组互动,整合有效资源,充分激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群众亲手打造心中理想的“后花园”。截至目前,该镇通过在巴庄、五庄、江畈、新屋、朱铺、南昌6个村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全镇建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200余个。
  百亩荷花园、金钩挂月观光带风光旖旎,荒芜的空心院落变身为书院、村史馆、木工坊,废旧的坛坛罐罐被用来养花植草,宽阔的广场、笔直的道路、整齐的房屋……这是江畈村黄三房湾一改往日危房林立、村庄一片荒芜的真实写照。江畈村党支部书记盛光武介绍,这里没有大拆大建的改造,不砍树、不填塘、不挖山,坚持修旧如旧;这里有大刀阔斧的整治,改水改厕、改厨改房,保持干净整洁。昔日破败凋敝的村庄重新焕发活力,吸引无数城里人观光体验,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厕所革命”,改出大民生
  
  “以前我家卫生间的化粪池不是密封的,只是用一块木板盖在上面。一到热天,苍蝇蚊子成堆,屋外也臭烘烘的。改厕后,用水一冲,一点臭味没有了,蚊子苍蝇也不见了。”走进五庄村村民黄学武家中,一个现代化的卫生间呈现在眼前:洗手台、热水器、马桶、干湿分离……乍一看,根本想象不到这竟然是一个农村人家的厕所。据黄学武介绍,如今政府有补贴,自己掏了些钱,就把厕所改成这样了。
  与黄学武一样对无害化化粪池赞不绝口的,还有本村村民黄三学。他说:“我家的化粪池也改造了,实践证明既卫生又好,没有蚊虫没有臭味,对农民确实有利。我也劝说邻居尽快改造,早一天改造早一天受益。”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去年以来,该镇全面启动“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厕所新建(改造)工作,尤其是农户卫生厕所无害化改造和厕所污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截至目前,全镇完成3000座农村改厕任务,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污水入网、废旧归类,环境更整洁
  
  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连日来,走进该镇新屋村罗文俊湾,可以看到挖掘机正在对村庄污水收集主管网的安装通道进行开挖,施工人员则配合机械进行管网施工,填埋沙土。据罗文俊湾村民们反映,“以前村庄污水大多直接排在水沟里面,环境比较差。现在变化大啊,臭味儿没有了,水也干净了,还能用来浇地。”此次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将为全湾安装1000多米的污水管道,覆盖村民56户。
  治理村庄生活污水,既是一件民生工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为实现应治范围一户不漏,生活污水应收尽收,该镇根据村庄地域地形不同,污染点多面广的特点,采取靠近镇污水厂的50多个村庄统一纳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选择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处理的“双治污模式”。同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建好民心工程,镇政府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做到不抽检不落地、不合格不落地。
  实施农膜、农药瓶桶回收处理等行动,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该镇21个村(社区)的群众,将废电池、旧衣物、废金属以及废旧农膜、地膜、农药瓶桶等分类收集,集中处理,从源头上提高了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处置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将持续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长效机制,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该镇党委书记柯红云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43028/
1
上一篇壮大扶贫产业 建设美丽乡村 ――记市纪委监委驻沼山村工作组
下一篇 学原著 话家常 忙采摘 助增收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赴朱铺村开展爱心扶贫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