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戴孝用颜色区分辈分,戴孝颜色区别(零星的记忆 一一三)

关于【戴孝用颜色区分辈分】,戴孝颜色区别,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戴孝用颜色区分辈分
  • 2、零星的记忆 一一三

1、戴孝用颜色区分辈分

简要回答

白布是指死者同辈、外亲;麻布是指子女儿媳;萱布是指孙侄甥;浅布是指曾孙辈;黄布是指玄孙辈;红布是指直系玄孙(因玄孙为五代子孙,用红色隐含笑丧之义)。

很多细心的发现一些办丧事的人家会戴不同颜色的孝带,那戴孝用颜色是如何区分辈分的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

孝服一般是用白布做的,所以再过去都很忌讳穿白色的衣服,据考始于汉代,其中的《曲礼》篇记载:'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

曾孙辈:戴挂红孝帽,俗叫'彩子',又叫'挂红'。凡有'挂红'的丧事叫喜丧。

成年人头配丧布改成的草箍,小孩戴帽状的包,男性穿草鞋,女性穿布鞋。孝球的分野为男配左腕孝球,女结於发上,而且男子更分白、蓝、青、黄四色,待除灵後依次换色,古时称为「换孝」。

2、零星的记忆 一一三

听着奶奶在弥留之际和母亲的对话,想起来亲奶奶说不出来话的样子。我心里想不明白,人为什么不总是活着呢?这些老人家是为啥呢?把我们一个个都生出来,看着长大了。她们自己像灯油一样都耗尽了,不得不去另外一个世界了。那里怎么样?都是不会动弹,不会喘气,不会说话的人吗?他们在那里怎么样生活呢?放在棺材里怎么出入呢?我想不出来,是不是我太天真了?有时间问一问阴阳先生表舅吧,他通晓阴阳两届,看看他怎么解释吧?

尽管我也知道了眼前的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但是我还是转不过来弯儿,一直到现在都是认为她就是我的亲奶奶。那个真正的亲奶奶和我只是在一起住了一个晚上,虽然她和我亲热不够,我还有点儿不习惯,甚至是反感。可能是因为总是不见面的原因吧?

母亲说,奶奶的身体是母亲和嫂子两个人,在老人家去世前一天,用不冷不热的温乎水,给奶奶全身仔细地擦洗得干干净净。奶奶贴身的白色衬衣衬裤,用的是当时白花旗布缝制的。棉衣棉裤是母亲和嫂子用新棉花絮的,然后用手针一针一线地缝上的。外面套着的黑色大布衫,是奶奶喜欢的传统样式的。

衣服没有扣子,在钉扣子的位置上钉上了细细地布带子。那是有寓意的,用带子是表示带来子女,后继有人的意思。不用扣子的意思是,扣子谐音是“克子”,意思是对子女不利。

奶奶头上戴着她平时喜欢的一顶黑色的老太太戴着的布帽子,脚上穿着母亲为她做的暗蓝色的布鞋。

我回来晚了,奶奶入殓的时候我没有在场,据说是奶奶去世的时候,我没有在她老人家面前,就是没有得着我的济。得济的意思应该是当地人的一个说法,当老人临终时,谁在跟前守着,就得了谁的济。人得济,是对亲人孝顺的意思。实际上在人活着的时候,从精神上、生活上照顾周到,才是真正的得济。

叔伯大哥说他的老爷、老奶都得着他的济了。说得我心里十分不痛快,爷爷和奶奶生前都是那么疼我、爱我,而恰恰就在临终前我都没在他们跟前,那一直是我的愧疚。后来也想开了,我没有活着不孝,死了乱叫啊!爷爷和奶奶生前我确实是尽到孝心了。

奶奶去世后,阴阳先生表舅吩咐支客人带领着哥哥,去屯子里的各家各户嗑孝子头报丧。报丧的时候,哥哥戴着重孝由支客人带领着去各家,通知大家说家里有老人过世了。

回来以后,我们又都跪在灵前,给奶奶在灵前的丧盆里烧纸。有人来吊孝了,马上起身把来人手里拿着黄烧纸和祭品接过来,然后跪下给来人磕头感谢。如果来人是懂得习俗的,给过世的老人磕头,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和我等人要给来人磕头相迎。

到时辰了,阴阳先生就让我们报庙去了。我们一众孙男娣女跟着一个提着水壶和一个灯笼的老人,去了屯子西头,在用三块土坯临时搭在一起的,一个小“土地庙”前磕头报庙。

戴孝用颜色区分辈分,戴孝颜色区别(零星的记忆 一一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土地庙

据说这是给地府送通知。说是人死后要埋于土中,所以要向管理这块土地的土地神报到报名。以祈求土地神的庇佑和照顾,每天早中晚从灵柩前哭到庙前,报庙三次直到发丧。期间报庙的孝子们不能回头看。

去报庙之前,来出黑的阴阳先生表舅,告诉我们怎样扯孝布,怎样戴孝。

给已经过世的老人戴孝要分男女,过世的老人是男的,戴孝应该左短右长。如果过世的老人是女的,戴孝应该右短左长。过世的老人是男的,腰上扎的孝布要在左边系上。过世的老人是女的,要在腰的右边系上。戴孝是晚辈表达孝心,一定是比过世的老人晚一辈以下的子孙才能戴着,平辈不戴孝。父母过世一个,孝布的长短要相差八寸,若是都过世了长短要相差八分。决不能两头一般齐,那样是重孝,是两个老人一齐过世了。如果是真两个老人同一天过世了,或者同一天出殡可以那样戴着齐孝。否则后果很严重!

家里有老人已经过世,家族除了晚辈们要戴着重孝以外,都要穿着素装,不能有喜庆的颜色。儿女们的重孝必须要戴在头上,孙子辈分的要钉上一小块红布条儿,重孙子辈分再加上一个蓝布条。其他的族人可以按男左女右系在胳膊上。

报庙又叫送浆水,给过世的人在出灵前,每顿饭以前都要去土地庙上送一遍浆水饭。像前面说的一样,那个老人提着的水壶,壶里面放三勺水,放点儿米饭或者干粮。他拎着水壶提着灯笼,在前面领着我们给过世老人的戴孝子女,按辈分大小,辈分大的在前面,小的在后面。每人手里应该拿着一柱香,另一只手拿着三张烧纸。来到土地庙前,要左转三圈儿,右转三圈儿,领头的老人把灯笼放在土地庙前,把壶里的浆水饭倒出来洒在土地庙周围,报庙的人把手里拿着的烧纸点燃,把香放在火里。烧完了,领头的老人把灯笼和壶拿起来,领着报庙的人们回家。

按照习俗,过世老人的女儿,要在去报庙的路上哭道,回去就不用了。奶奶没有女儿,哭道的事情都是母亲和嫂子两个人的事儿了。

怪不得一些人开玩笑或者骂人的时候说,你哭哭咧咧的,给谁报庙哪?暗示说是你爹死了,还是你妈亡了?或者说等着你给我报庙吧!那是骂别人是他或者她的儿女了,这种骂人方法挺高明,把人家骂了,还没有带脏话。

奶奶去世的当天晚上,阴阳先生表舅在我家一起陪着守灵。他在奶奶去世前睡觉的炕头睡觉,把我撵到北炕去睡觉了,一宿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了。

当地关于守灵还有一个笑话。

说是一家有老人过世了,晚上安排几个胆子大的人一起守灵。当时的房子很小,过世的人也没有入殓在棺材里,先停在了外屋地的门口的拍子上了。拍子是临时给去世的人在地上用板子,或者门板搭的床,通常都是放在外屋地的门口附近。用一个小供桌儿放在去世的人头顶前,摆上祭品和长明灯。那时候没有电,都是点油灯。

几个人觉得漫漫长夜没什么事儿干,就在里屋炕上坐在一起,围着油灯看牌。已经到了后半夜,有一个人去外面上茅道子,回来进屋的时候,多少有点儿胆胆突突的心慌。进屋的时候把棉帽子刮掉了,偏偏又把长明灯给弄灭了。黑暗中,他弯腰摸起来帽子戴在头上,急急忙忙地往里屋进,他刚一进里屋门,炕上的人看见他起来就跑,夺门而出。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起身也紧随其后跟着他们往外跑。前面的人像中了邪一样玩命地跑,他也跟后面拼命地追。

直到天快亮了,几个人都跑不动了,前面的人慢了下来,他也跑不动了,还是想靠近他们问问怎么回事儿?他们跑啥呢?前面的人看见他靠近了,给他跪下来磕头说,让他放过他们。他还莫名其妙的问他们几个怎么回事儿?前面的人听见他说话了,才仔细看看他,然后又都朝着他扑过来,一齐打他骂他。他又挨打又挨骂的,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看见几个人都看着收拾他,他还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其中一个人去摘下来他的帽子,他一看也吓一跳。他怎么戴着死人的帽子呢?仔细想想,想起来了,原来他在外屋地把帽子弄丢了,长明灯弄灭了,黑暗中他把死人的帽子拿起来戴在头上了。所以一进屋,别人黑灯瞎火地也没有看清楚,都吓跑了。他也稀里糊涂地跟着跑,别人以为他是死人诈尸了,所以没命似地跑。他还紧紧地追着人家,就这样到跑不动了,才弄明白怎么回事儿,原来是虚惊一场!

奶奶起灵前的最后一次去报庙送浆水饭,也叫送行。嫂子帮助母亲拿着奶奶用过的洗脸盆、木梳、镜子和毛巾。父亲在阴阳先生的建议下,拿一把扫帚在灵前用背扛着,有人把大门口外面挂着的过头纸取回来,放在扫帚上。还是那个领着报庙的老人在前面面,阴阳先生告诉父亲背着扫帚围着棺材,带领着全家的孝男孝女,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以后,两个人帮忙扶着父亲背着扫帚和孝男孝女一起去土地庙。

在土地庙,嫂子帮助母亲给父亲背着的扫帚头做梳头、洗脸的动作。阴阳先生表舅在一旁念念有词,说什么“老太君你要听真,给你洗脸水正温,梳头洗脸净了面,西去路上不脏身。”他说完了,让我们还是围着土地庙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以后,把过头纸和拿来烧纸一起点燃了,也把托魂的扫帚一起烧掉了。我们孝男孝女一起磕头告别,阴阳先生又说些什么,送先人上路和逍遥西去等等的话,我只顾磕头了没有听清楚说什么。

本文关键词:戴孝用颜色区分辈分黑色,戴孝颜色区别,子孙戴孝颜色,戴孝颜色说明辈分,孝帽颜色区分辈分。这就是关于《戴孝用颜色区分辈分,戴孝颜色区别(零星的记忆 一一三)》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59265/
1
上一篇 20寸的箱子有多大,20寸的箱子有多大照片(千元打造步入式衣橱)
下一篇 兵圣是谁,中国兵圣是谁(孙武的原型是伍子胥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